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1 题号:18698336
某化工厂为了处理排出污水中的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其研究团队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和微量元素等配制了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配制时,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__,图中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化学成分的种类_____(填“相同”,“不同”)。
(2)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
(3)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有_____。通过不断重复,获得的目的菌可以接种到_____中保存。
(4)此筛选过程无法在我校复制,原因是缺少相应试剂来测定化合物A的含量,那如何对上述实验进行简易化改良,从而获得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请简要写出你的思路(提示:化合物A被降解后,菌落会在培养基的周围产生一个降解圈)_____
(5)将目的菌用于环境保护实践时,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_____(写出2点即可)。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污水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利用微生物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聚乙烯醇(PVA)是存在于化工污水中的一种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分解菌能产生PVA酶分解PVA,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请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MgSO4蛋白质X物质琼脂
用量5g10g7g1000 mL|20g


(1)表中是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的培养基配方,表中X物质最可能为__________
(2)若图中污水取样是从聚乙烯醇(PVA)污染的水体中采集,通过图示过程分离出分解聚乙烯醇(PVA)的菌落,则进行过程1的作用是__________
(3)若将100mL含有PVA分解菌的土壤样品溶液稀释104倍后,取0.1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选择培养基表面,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0个,空白对照组平板上未出现菌落,则100 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__________个,该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方法,通过该方法测量的菌落数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4)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用于鉴别PVA分解菌,若菌落周围_________,则该菌为PVA分解菌。
2021-06-13更新 | 299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美罗培南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种抗生素类药物,下图表示该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的增加是______的结果;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性突变是______(选填“定向”或“不定向”)的,美罗培南对细菌的选择是______(选填“定向”或“不定向”)的。
(3)为研究美罗培南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大肠杆菌菌液均匀涂布在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并将平板划分为三个大小一致的区域,各放入一个经美罗培南抗生素处理的相同圆形滤纸片,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2~16h,观察结果(如下图),测量各抑菌圈的直径,并取平均值。为使实验更严谨、达到研究目的,该实验操作需做一个重要改进:______。挑取该平板上位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配成菌液,重复上述实验,培养多代,记录每一代培养物抑菌圈的直径,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抑菌圈直径会______
2023-12-03更新 | 10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我国秸秆资源产量丰富,玉米秸秆是常用的畜牧饲料。科研人员为了从猪盲肠中分离纯化出能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设计了如下培养基(主要成分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基成分

硫酸铵

七水硫酸亚铁

七水硫酸镁

磷酸氢二钾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a)

刚果红溶液

蒸馏水

用量

1.0g

2.5mg

250mg

500mg

5.0g

300mg

500mL

(1)仅根据表中成分配制培养基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理由是___________
(2)从猪盲肠中分离得到单菌落的过程,可采用___________溶解肠内容物制成菌液,采用___________法将菌液接种于培养基的表面。
(3)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__。如果观察到产生透明圈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
(4)科研人员已成功分离出三种菌株并测量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的直径(d)比值大小如下表。 据表分析可知,__________号菌株的分解能力最强,依据是__________

菌株编号

透明圈直径 D(cm)

菌株直径 d(cm)

1

2.31

0.77

2

2.81

1.62

3

2.51

0.81

2024-02-24更新 | 2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