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7 题号:18738930
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土壤中分离得到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实验过程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乙培养基组分比甲多物质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从埋入土壤并已腐烂的滤纸上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B.甲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乙培养基中的物质X为琼脂
C.盛有水或培养基的锥形瓶通常采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D.甲培养基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目的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表是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成分

NH4NO3

KH2PO4

CaCl2

FeSO4

维生素

蒸馏水

含量

0.5g

3.0g

0.5g

0.5g

少许

定容至1000ml

A.该培养基中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四类物质
B.该培养基可用来培养硝化细菌,不能用来培养酵母菌
C.该培养基在培养硝化细菌时,需要密封
D.要用该培养基培养酵母菌,需要加入葡萄糖作为氮源
2023-08-08更新 | 2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关于微生物鉴定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将变红
B.利用刚果红试剂鉴定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
C.利用青霉素鉴定酵母菌,酵母菌的菌落会呈现青色
D.利用伊红—亚甲蓝试剂鉴定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的菌落会呈现深紫色
2022-06-20更新 | 112次组卷
【推荐3】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精氨酸依赖型谷氨酸棒状杆菌因缺乏将鸟氨酸转化为精氨酸的酶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可作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如图为纯化精氨酸依赖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目的菌)的部分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①②③④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D、E为菌落
A.紫外线诱导菌种基因突变可增加突变株的数量B.B操作需用涂布器把菌液均匀涂到②的表面
C.培养基③因缺少精氨酸导致菌落数目比④少D.目的菌E扩大培养后可用于工业化生产鸟氨酸
2024-04-15更新 | 2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