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8 题号:18896163
传统工艺酿造的食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缓解疲劳、改善脂质代谢等功能。《尚书·说命下》中提道:“若作酒醴,尔惟麹蘗;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说明古人用“酒醴”酿造谷物酒以及用梅子作酸味料,这一现象与果醋的制作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醋酸菌的代谢特点,果醋的酿制过程要控制适宜的反应条件,如___________(答出2点)。
(2)较高浓度的乙醇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产生,选育高性能优良菌株会直接影响醋的酿制。实验小组为开展耐乙醇醋酸菌菌株的筛选研究,配制了两种培养基,培养基成分如下表。

培养基种类

成分

富集培养基

3%葡萄糖、2%牛肉膏、0.01%Mg2SO4、pH自然

选择培养基

0.5%葡萄糖、1%牛肉膏、2%CaCO3、2%琼脂、10%无水乙醇、pH自然

①在以上选择培养基中,为醋酸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__,葡萄糖的含量远低于富集培养基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从富集培养基中吸取少量菌液,经过___________后涂布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后挑选产生透明圈的单菌落,得到耐乙醇的醋酸菌菌株。可根据透明圈来鉴别醋酸菌,依据是___________
(3)乙醇脱氢酶(ADA)和乙醛脱氢酶(ALDA)是醋酸发酵的两种关键酶,ADA能催化乙醇生成乙醛,ALDA能催化乙醛生成乙酸。实验小组从FY-24、DY-5、AS-4三种耐乙醇菌株中提取到ADA和ALDA,用高浓度乙醇处理后检测,根据___________进一步筛选耐乙醇醋酸高产菌株。

相似题推荐

【推荐1】酿造酱油是以黄豆、小麦为主要原料,经多种微生物的联合发酵而成的一种广受人们欢迎的调味品,内含氨基酸、糖类、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这些营养易被多种微生物利用,尤其在夏天气温高的时候极易发生胀袋而出现渗漏现象,对产品造成巨大影响。某实验小组欲从某胀袋酱油中筛选出引起胀袋的产气菌株,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曲霉菌是用于酱油发酵的主要菌种,选育优良黑曲霉菌是制作酱油的关键,选育方法除了从自然界中筛选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等方法获得。制备酱油需经黑曲霉菌发酵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以便将发酵池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为易于吸收、风味独特的小分子有机物。
(2)为了筛选产气菌株,实验人员将正常酱油和胀袋酱油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涂布到两个相同的完全培养基上,同时增设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处理方式为______________,连续培养5天,试补充筛选疑似产气菌株的后续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杂菌的干扰,用于筛选产气菌株的完全培养基可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
(3)为了对疑似产气菌株进行验证,需用______________(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培养筛选获得的菌株,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判断菌株是否为产气菌株。
2024-01-10更新 | 13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了研究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数量和种类,有人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需制备固体培养基,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是:计算一称量一________   一倒平板。为了防止培养基被杂菌污染,倒平板时应该注意: ___(写出两点)。
(2)该实验在平板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是 ___法。培养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等特征(写出两点),可知手机上存在多种微生物。
(3)若按图中方法取样,测定某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数量,从10 mL菌悬液中取出1 mL,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8、40和42,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 ___个/cm2。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结果偏 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   
2020-01-11更新 | 17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杨梅营养价值高,但其鲜果不耐储存,以新鲜杨梅酿制的杨梅酒具有开胃消食、利尿排毒等多种功效。杨梅酒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择的酵母性能。科研人员为挖掘某杨梅主产区的酵母资源,筛选出酒精转化率高、酒精耐受力强的优质杨梅酿酒酵母,进行以下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②③④⑤所用培养基为适于酵母菌生长的YPD培养基,其成分包括1%酵母膏、2%蛋白胨、2%葡萄糖等,其中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有_______。与过程②所用培养基相比,过程③所用培养基中还添加了_______(成分)。
(2)过程③梯度稀释时,先分别向A、B、C三支试管中加入______,再依次加入酵母菌培养液的上清液或稀释液1mL,并摇匀。取多个稀释倍数的酵母菌培养液0.1mL分别接种到多个平板上,其中在105稀释倍数下的4个平板,菌落数分别是142、155、165、138,则1mL培养液中含有的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个。
(3)如果划线区域c上几乎无菌落生长,原因可能是_____
(4)分离获得的酵母菌还需经过多级筛选才能获得理想菌株。科研人员利用DY5、RY1、JW14三种菌株分别发酵制作杨梅酒,并进行酒精耐受性检测,结果如下:
   
菌株名称酒精度/%总糖/ g·L-1总酸/ g·L-1
DY57.034.2312.045
RY19.015.0112.675
JW146.533.6412.099
杨梅汁78.8010.737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三种菌株中,最适于杨梅酒发酵的是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
2023-08-22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