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目的基因的获取 >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4 题号:19082108
二十碳五烯酸(EPA)能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是人体自身不能直接合成但又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获取EPA产品的主要途径是从鱼油等海洋渔业资源中提取。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从海洋细菌中提取了EPA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pfaB,并将其导入酵母菌内,通过酵母菌发酵生产EPA,相关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扩增pfaB基因前,需设计引物______(填序号),在第______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pfaB基因)。
(2)利用PCR扩增pfaB基因时,需将温度上升到90℃后再降温至50℃,目的是使pfaB基因双链解旋为单链后,便于______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将pfaB基因连接在pP1C9质粒上时所用的酶是______
(3)将pfaB-pP1C9表达载体导入酵母菌前,需先将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并进行筛选,筛选时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再将含有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与酵母菌置于电转杯中,通过电激将大肠杆菌导入酵母菌,使该表达载体进入酵母菌细胞中,且在酵母菌中不会随着其繁殖而丢失的原因是,表达载体上含有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复制原点,能在酵母菌中复制。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图1为胰岛素基因结构与引物位置示意图,图2为pBR322质粒结构示意图,图中EcoRⅠ、SmaI、BamHI和HindIII为限制酶,箭头或线段所指位点为对应酶切位点。研究人员欲用此质粒构建胰岛素基因的表达载体,培养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对图1中的胰岛素基因与基因两端相应的限制酶识别序列一同进行扩增,应采用_____技术,该技术需用到的特殊酶是________,同时需要的图1中的两个引物是_____
(2)不能用SmaI处理目的基因和pBR322的原因是________。可以用EcoRI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但用这种酶处理的缺点是_______
(3)根据图2可知,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进行初步筛选,所用的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能在该培养基中生存的细胞也不一定就导入了目的基因,原因是_____
2023-06-26更新 | 7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室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下列不正确的是(       
A.加热使DNA双链打开,这一步是打开氢键,在细胞中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进行的
B.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末端结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延伸,最终合成2个DNA分子,此过程中原料是脱氧核苷酸,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PCR技术的必需条件,除了模板、原料、ATP、酶以外,至少还有液体环境、适宜的温度和pH等三个条件
D.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4次之后,则15N标记的DNA分子占全部DNA总数的比例为1/16
2022-08-10更新 | 4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强光下番茄叶片细胞内会通过促进NPQ(一种光保护机制)的激活,避免高光造成的损伤。研究发现下部叶片虽未受强光照,但其NPQ活跃程度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整株植物均可抵抗高光。推测是上部产生物质H并传递到下部,促进NPQ激活,且该变化受物质H的量的影响。现利用野生型番茄获得H沉默植株(A)和H过表达植株(B),并通过嫁接实验以验证上述猜测。
   
注:TRV载体引起细胞内的与其携带基因相同序列(靶基因)的mRNA降解
(1)结合信息,本实验中目的基因应选用________。该目的基因可通过________技术获得。结合普通农杆菌中Ti质粒的作用,请说出番茄A构建过程中“特殊”农杆菌的作用特点________
(2)分子水平上,可通过________(方法)检测物质H是否生成,以确定植株A是否成功构建;若鉴定植株B的构建情况,则需检测________,以确定是否成功构建。
(3)嫁接实验设计如下:
组别1组2组3组
上部叶片植株A野生型Ⅰ________
下部叶片野生型野生型Ⅱ________
检测下部叶片NPQ强度

①在上表横线处完善实验设计,Ⅰ、Ⅱ的番茄植株应分别选用________________。(填“野生型”、“植株A”或“植株B”);
②若结果为________,则证明上述推测成立。
2022-06-22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