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 高二期末 试题分类汇编 PCR综合
全国 高二 期末 2023-05-31 2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生物技术与工程、遗传与进化、生物学热点聚焦、生物与环境

一、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1. 基因启动子中胞嘧啶甲基化与生物的表观遗传密切相关。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是测定基因是否甲基化的常用方法,其主要原理及过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启动子中胞嘧啶甲基化造成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B.MSP过程中应根据亚硫酸钠处理前后的碱基序列设计两对引物
C.PCR过程中甲基化组的退火温度比非甲基化组的高
D.PCR完成后,可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或紫外分光光度计对MSP产物进行鉴定分析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 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定量检测样本中的DNA含量,其原理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引物的同时,加入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并生成荧光分子,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如图),荧光监测系统接收到荧光信号变化,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称为Ct值(循环阈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CR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样本DNA、引物、原料、ATP等物质
B.一个DNA分子经过3次循环后,会产生2个双链等长的DNA分子
C.Ct值越大表示被检测样本中病毒数目越多,被检测者的患病风险越大
D.一定时间内,监测的荧光强度与初始样本中DNA的含量呈正相关
多选题 | 适中(0.65)
3. TaqMan荧光探针是一小段被设计成可以与靶DNA序列中间部位特异结合的单链DNA,该单链DNA的5'和3'端带有短波长和长波长两个不同荧光基团。这两个荧光基团由于距离过近,会发生荧光淬灭,检测不到荧光。PCR反应中,TaqMan探针会结合到与之配对的靶DNA序列上,随后被具有外切酶活性的TaqDNA聚合酶降解,从而解除荧光淬灭的束缚,发出荧光,其机理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aqMan探针的碱基序列越长,与靶DNA序列结合的特异性越强
B.设计引物1和引物2时,应避免二者的碱基序列存在互补序列
C.TaqDNA聚合酶具有外切酶活性,说明TaqDNA聚合酶无专一性
D.PCR反应液荧光强度的高低与PCR循环次数呈正相关
2023-05-16更新 | 24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4. RT-PCR是将RNA的逆转录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相结合的技术。目前国际均以RT-PCR检测呈阳性作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金标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RT-PCR反应体系中需要添加逆转录酶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B.RT-PCR也需要经过高温变性、低温复性和中温延伸
C.RT-PCR模拟了新冠病毒在人体细胞内增殖的主要过程
D.标本保存与运输不当可能导致RT-PCR检测呈假阴性
2023-05-15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期中生物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5. 为了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生物修复,研究者将从杨树中克隆的重金属转运蛋白(HMA3)基因与外源高效启动子连接,导入杨树基因组中(如图)。为检测获得的转基因杨树苗中是否含有导入的HMA3基因,同时避免内源HMA3基因的干扰,并成功获得大量的重组基因,在进行PCR扩增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选用引物组合是①和②,之所以不用①和③是这两种引物结合的模板链相同
B.不能选用引物①和④,是因为选用④无法确定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是否插入HMA3基因
C.导入HMA3基因,杨树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D.导入HMA3基因之后,杨树的一条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多个HMA3基因

二、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野生果蝇为正常翅,卷翅为突变性状。用PCR技术获取野生型及突变型果蝇的相关控制基因并进行电泳,结果如图甲。分析卷翅果蝇互交后代的早期胚胎及成虫的基因组成,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A相对于基因B为显性基因
B.基因B可能源自基因A中插入了DNA片段
C.基因组成为BB的个体可能在胚胎期致死
D.卷翅果蝇的互交后代中卷翅果蝇占2/3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7. 在进行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实验时,下列有关操作的表述错误的是(       
A.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两种特异性引物以获得引物之间的DNA片段
B.PCR不同循环过程中变性的温度及时间相同以使DNA充分解旋
C.根据DNA片段大小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琼脂糖溶液以便分离DNA分子
D.调节电泳缓冲液pH使DNA分子相关基团带电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8. 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缩写。下列有关PCR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DNA半保留复制为原理,子链的延伸方向为5'→3'
B.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只能从引物的5'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C.反应过程中的每一轮循环依次包括变性、复性、退火三步
D.PCR反应需要的原料包括脱氧核苷酸、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解旋酶等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9. 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和PCR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的精巢中DNA含量较高,可作为DNA粗提取的实验材料
B.DNA粗提取实验的研磨液中含有抑制DNA酶的物质
C.可用二苯胺鉴定PCR获得的具有特定序列的DNA分子
D.PCR反应缓冲液中一般要添加Mg2+
2023-05-29更新 | 36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第九次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0. DNA条形码是指生物体内能够代表该物种或个体的、有足够变异的、易扩增且相对较短的DNA片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PCR扩增DNA,需要的酶有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解旋酶
B.DNA条形码的原理是DNA分子具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C.该序列检测到的种间遗传差异要明显大于种内遗传变异
D.利用DNA条形码可以鉴定物种及物种间亲缘关系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某科研小组的PCR产物鉴定结果如图所示:1号泳道为标准(Marker),2号泳道为阳性对照(提纯的目的基因片段),3号泳道为实验组。标准(Marker)的实质为不同已知长度的DNA片段混合物,3号泳道的杂带出现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模板受到污染
B.引物的特异性不强
C.退火温度偏低
D.退火温度偏高
2023-05-28更新 | 3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2.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在DNA扩增反应中,以荧光化学物质检测每次PCR循环后的产物总量的方法,具体操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探针保持完整时,可产生荧光
B.如果一个DNA分子通过PCR经历30次循环,需要230-2个正向引物
C.荧光的强度能反应PCR产物的数量,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强弱就可实现对产物的检测
D.引物的作用是使DNA聚合酶从引物5端开始延伸DNA链
2023-05-27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3. 已知某种基因的部分DNA序列如图所示,进行PCR扩增时需要选用的一对引物序列是(       
A.引物I是5′-TCTCCCGATCGG-3′,引物Ⅱ是5′-GAAGCTTTAAG -3′
B.引物Ⅰ是5′-CTTCGAATTC -3′,引物Ⅱ是5′-CCGATCGGGAGA -3
C.引物Ⅰ是5′- GAAGCTTAAG-3′,引物Ⅱ是5′-AGAGCAAGGAT -3′
D.引物I是5′-GAAGCTTAAG -3′,引物Ⅱ是5′-GGCTAGCCCTCT -3′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4. 下图是利用PCR技术对A、B两个跳虫的DNA分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提取细胞DNA时加入蛋白酶有助于释放出DNA
B.PCR时常用Taq DNA聚合酶使模板DNA解旋
C.用已知长度的DNA片段作为参考物,可估测样本DNA片段的大小
D.阴性对照是未加DNA模板但加入PCR扩增所需混合物,以监测试剂是否污染
2023-05-26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三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5. 乳酸乙酯是白酒中重要的呈香物质,由乳酸脱氢酶催化产生,影响白酒品质和风格。科研人员将酿酒酵母质粒上的丙酮酸脱氢酶基因(PD)替换为植物乳杆菌中的乳酸脱氢酶基因(L-PG),可获得乳酸乙酯高产菌株,该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借助序列数据库(GenBank)等查询L-PG基因的序列和功能
B.可以利用PCR技术筛选导入了L-PG基因的受体细胞
C.酵母菌PD基因被替换为L-PG基因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D.电泳鉴定L-PG基因时,当观察到核酸染料迁移至凝胶边缘时,停止电泳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6. 大肠杆菌pSC101质粒中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p1258质粒中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用限制酶EcoRI分别处理pSC101和p1258,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别得到1个和4个条带。将酶切产物混合后用DNA连接酶处理,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SC101中至少含有1个EcoRI识别位点,p1258中至少含有4个EcoRI识别位点
B.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分子大小相同的DNA片段所形成的条带可能会重叠在一起
C.DNA连接酶处理酶切产物后,若仅考虑两种不同DNA片段连接,可得到10种不同序列的DNA片段
D.能在含有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存活的大肠杆菌含有p1258的部分基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7. 关于“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其大小成反比
B.制备琼脂糖凝胶时,需待凝胶溶液完全冷却后再加入适量的核酸染料搅拌混匀
C.将凝胶放入电泳槽后,应确保加样孔内充满电泳缓冲液且没有气泡
D.退火温度过低可能导致出现非特异性扩增条带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8. 下图为利用逆转录方法和PCR技术扩地目的基因片段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第3轮PCR结束后,两条链等长的DNA占1/4
B.⑤过程使用70~75°C的温度处理既可以防止DNA变性,也可以促进子链的延伸
C.④过程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D.第4轮④过程中消耗15对引物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9. 滁菊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期营养繁殖易造成病毒积累,导致滁菊花色劣变。某科研小组比较了3种脱毒方法对滁菊体内菊花B病毒(CVB)和菊花矮化类病毒(CSVd)脱除的效果,结果见下表;图是对不同试管苗进行RT-PCR(逆转录PCR)后的电泳示意图(引物根据CVB的基因序列设计)。(       
   

脱毒方法

样本存活数

脱除CSVd率

脱除CVB率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77

20.78

44.16

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

71

36.62

63.38

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

71

46.48

49.30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RT-PCR技术中用到的酶有逆转录酶、DNA聚合酶
B.热处理、病毒唑处理后,试管苗存活率下降
C.试管苗2、5尚未脱毒成功,3、4已脱去CSVd和CVB病毒
D.只脱除CSVd病毒时,可选择热处理结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2023-05-23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0. 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进行定点突变,可以实现对纤维素酶基因的合理性改造,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物AB是依赖引物a和引物b扩增的结果
B.引物c和引物b上均含有突变的碱基序列
C.①过程需要先加热至90°C以上后再冷却至50°C左右
D.②过程需要利用引物a和引物d获得突变产物AD
2023-05-23更新 | 65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期中生物试题

三、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基于某些梭菌的特殊代谢能力,有研究者以某些工业废气(含CO2等——碳温室气体,多来自高污染排放企业)为原料,通过厌氧发酵生产丙酮,构建一种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新技术。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针对每个需要扩增的酶基因(如图)设计一对引物,引物在DNA复制中的作用是_____。利用PCR技术,在优化反应条件后扩增得到目标酶基因,PCR是_____的缩写。
(2)研究者构建了一种表达载体pMTL80k,用于在梭菌中建立多基因组合表达库,经筛选后提高丙酮的合成量。该载体包括了_____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等元件,若受体细胞表现出抗性基因的相应性状,则表明重组载体_____(选填“是”、“否”)一定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理由是_____
(3)为进一步提高梭菌细胞内硫解酶ThlA的活性,可以对组成酶的部分氨基酸进行替换从而对酶进行改造,该操作属于_____的范畴,最终还是要_____来完成。
(4)从“碳中和”的角度看,该技术的优势在于_____,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2023-05-30更新 | 3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科研人员获取了PHB2蛋白的基因编码序列(简称phb2基因),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大肠杆菌表达该蛋白,以便进一步检测PHB2蛋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扩散的效果。下图1是phb2基因编码区序列以及两端需添加的、能被相关酶识别的序列,图2为研究所用表达载体示意图,表格为有关的限制酶种类及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种类SpeⅠPvitⅡBamHⅠXbaⅠ
识别序列5'ACTAGT35'CAGCTG35'GGATCC35'TCTAGA3
(1)在利用PCR扩增phb2基因时,为了使PCR产物能被限制酶切割,以便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可以考虑在引物的_____________(填“3'端”或“5'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据图可推断,扩增α链时需添加的限制酶识别序列以及所用引物的碱基序列是5'__________3'。已知AUG为PHB2蛋白合成的起始密码子,则构建符合要求的表达载体所用的工具酶有PvitⅡ、____________
(2)将符合要求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工程菌后,可用____________技术检测PHB2蛋白是否合成,通过提取、分离和纯化,从发酵液中获得该蛋白。为防止PHB2蛋白在工程菌细胞中被降解,在发醉过程中应选用____________缺陷型工程菌作为受体细胞,且在发酵结束后的纯化过程中应添加蛋白酶抑制剂。
(3)肿瘤细胞通常培养在____________(气体及比例)的恒温培养箱中,将适量PHB2蛋白加入培养液后,若肿瘤细胞____________,则表明该蛋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扩散作用,据此可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23. 人胰岛素基因表达的最初产物是一条肽链构成的前胰岛素原,经加工后形成两条肽链(A链和B链)的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此后科学家又提出了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两种方法:“AB”法是根据胰岛素A、B两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两种DNA片段,利用工程菌分别合成两条肽链后将其混合自然形成胰岛素;“BCA”法是利用人体某细胞中的mRNA得到胰岛素基因,表达出胰岛素原后再用特定酶切掉C肽段。这两种方法使用同一种质粒作为载体。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法中人工合成的两种DNA片段均有多种可能的序列。“BCA”法是利用人体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的mRNA,再由mRNA经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胰岛素因,__________________(填“AB”、“BCA”或“AB和BCA”)法获取的目的基因中不含人胰岛素基因启动子。
(2)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人胰岛素过程中使用的质粒及目的基因的部分结构。为使目的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在设计PCR引物时可添加限酶__________________识别序列,PCR引物应该添加在识别序列的______________(填“3’或5’)端。通过上述方法获得人的胰岛素基因后,需要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若计划用1个胰岛素基因为模板获得m(m大于2)个胰岛素基因,则消耗的引物总量是_______________个。引物序列中的的GC含量越高,对PCR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步骤(写出具体过程)影响最大,越_________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目标DNA的扩增。
(3)PCR扩增的产物一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
A.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该酶主要在退火过程起作用
B.待测样品中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凝胶的浓度等都会影响DNA在电泳中的迁移速率
C.进行电泳时,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D.琼脂糖溶液中加入的核酸染料利于DNA在紫外灯下被检测
(4)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无色的X-gal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经钙离子处理大肠杆菌后,与重组质粒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将大肠杆茵接种到添加了____________和X-gal的培养基上筛选出_________色的菌落即为工程菌种。
2023-05-24更新 | 4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益中学校高考考前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24. 二十碳五烯酸(EPA)能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是人体自身不能直接合成但又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获取EPA产品的主要途径是从鱼油等海洋渔业资源中提取。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从海洋细菌中提取了EPA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pfaB,并将其导入酵母菌内,通过酵母菌发酵生产EPA,相关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扩增pfaB基因前,需设计引物______(填序号),在第______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pfaB基因)。
(2)利用PCR扩增pfaB基因时,需将温度上升到90℃后再降温至50℃,目的是使pfaB基因双链解旋为单链后,便于______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将pfaB基因连接在pP1C9质粒上时所用的酶是______
(3)将pfaB-pP1C9表达载体导入酵母菌前,需先将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并进行筛选,筛选时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再将含有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与酵母菌置于电转杯中,通过电激将大肠杆菌导入酵母菌,使该表达载体进入酵母菌细胞中,且在酵母菌中不会随着其繁殖而丢失的原因是,表达载体上含有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复制原点,能在酵母菌中复制。
2023-05-28更新 | 3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生物试题(三)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中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了一株嗜热厌氧杆菌H,以花生壳、玉米芯等为原料发酵生产生物燃料乙醇,以期提高农业废弃物的整体利用价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将取样器放入温泉底部取样,将样本加入到含有_________的锥形瓶中稀释,利用厌氧技术将稀释液接种到以纤维素为_______的培养基中初步获得能降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杆菌。培养过程所用的玻璃器皿需用______(填方法)灭菌。
(2)基于嗜热厌氧杆菌的特殊代谢能力(图 a),研究人员构建了双功能醇醛脱氢酶基因(Adh)的过量表达载体,图b为构建表达载体时所需的关键条件。

①为保证双功能醇醛脱氢酶基因(Adh)能通过双酶切以正确方向插入质粒,需设计引物1和引物2,其中引物1的序列为5’______3’。
②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嗜热厌氧杆菌,然后置于含有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中进行筛选,经鉴定及扩大培养得到工程菌。
(3)将构建的工程菌进行摇瓶发酵,结果发现乙醇产量提高,副产物乙酸产量下降。结合其代谢途径,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_______
(4)嗜热厌氧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55-75℃,产物乙醇在温度超过50℃即可快速蒸馏出。相对于传统的发酵菌株,利用嗜热厌氧杆菌发酵产乙醇主要有优势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生物技术与工程、遗传与进化、生物学热点聚焦、生物与环境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多选题
5
单选题
15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生物技术与工程
2
遗传与进化
3
生物学热点聚焦
4
生物与环境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多选题
1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20.65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3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4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5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二、单选题
60.6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分离定律综合问题分析(异常现象分析)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单选
70.8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单选
80.8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单选
90.8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DNA的粗提取及鉴定的方法单选
100.65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单选
11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单选
12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单选
13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单选
14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单选
15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设计单选
16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单选
17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单选
18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单选
19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单选
20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单选
三、非选择题
210.65碳循环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蛋白质工程原理及操作流程解答题
22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解答题
230.4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筛选、获取合适的目的基因解答题
240.65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解答题
250.65无菌技术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发酵工程的应用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