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体液调节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 体温调节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5 题号:19130361
已有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的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
(1)当人体感染新冠病毒时,病毒产生的毒素刺激机体细胞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可以改变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使_____(填两种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体温升高。
(2)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科学工作者从新冠病毒的RNA中,剪切出S蛋白对应的RNA片段,该RNA片段经_____后形成单链DNA,再合成双链DNA,编辑成目的基因并与相应的质粒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后,导入工程菌中培养,从中分离提取_____,加工制成新冠疫苗。利用这种方法制备疫苗的优点是_____(至少答1点)。
(3)为检测某种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某研究所选择了15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每只注射0.5μg疫苗;B组每只注射5μg;C组每只注射50μg;D组每只注射5mg;E组进行X操作。第1次免疫后,第7d加强免疫,第21d攻毒,第35d解剖检验。A、B、C、D均出现抗新冠病毒抗体,且均未患病。
①对E组的X操作是_____
②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回答下列问题:
(1)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后,首先要依赖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细胞裂解宿主细胞,使其释放出来,被________黏附成细胞集团,进而被__________吞噬消化。
(2)疟原虫大量增殖后涨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中枢,引起发热。
(3)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免疫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生存和繁衍。
(4)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mRNA与核糖体结合率的相对值)

1

疟原虫的核糖体、

mRNA

不加入青蒿素

100

2

加入青蒿素

40

3

裸鼠细胞的核糖体、

mRNA

不加入青蒿素

100

4

加入青蒿素

98


①1、2组结果表明________,而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裸鼠细胞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②将实验中裸鼠细胞的核糖体替换为________,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
2021-02-02更新 | 10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也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所示为调节过程的一部分。

(1)天气寒冷时,下丘脑可分泌______激素通过作用于垂体再促进腺体A的分泌,腺体A分泌的激素是______
(2)某人若吃的食物过咸,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产生_______激素,由垂体释放,促进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调节内环境渗透压相对稳定。
(3)小明上学途中突遇狂风暴雨,全身被浇湿,四肢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感觉到刺骨的寒意,形成此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
(4)下丘脑作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氨基丁酸(GABA)是其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突触小泡的形成与___(细胞器)密切相关;图中突触小泡内的氨基丁酸(GABA)通过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然后氨基丁酸(GABA)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促进突触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打开,氯离子内流;突触后膜此时的电位为___,因此突触后膜部位___(能、不能)产生冲动继续传递兴奋,因而氨基丁酸可以控制疼痛。
2021-04-17更新 | 16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不同的生物调节机制是不同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这对 __________细胞顺利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非常重要。
①在寒冷环境中,动物的代谢速度加大的原因是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传入________ 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相关机制引起______分泌增加,代谢活动加快,增加产热。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调节。
②用E1代表产热量,E2代表散热量。在寒冷的环境中健康人的El__E2;(填>、=或<)某人由于感冒而持续一天高烧39℃,在这一天内,E1___E2。(填>、=或<)
(2)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解释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
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果D>A=B>C,则支持观点一;
如果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二;
如果 _______________ ,则支持观点三。
2019-07-02更新 | 3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