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基因突变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2 题号:19627031
下图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人工种子的过程图解,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用的培养基需要灭菌,操作器械也必须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后才可使用
B.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需要置于18~22℃的培养箱中避光培养
C.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D.b或c过程中进行诱变处理并继续培养,得到的种苗是抗逆性强的突变体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变异,其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甲、乙、丁B.乙、丙、丁C.乙、丁D.甲、丙
2023-07-17更新 | 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列为“需要关注”的毒株,该变异株带有大量的突变基因,仅有关其表面棘突蛋白上的变异就有大约30处,而新冠病毒正是通过棘突蛋白与人类细胞受体结合感染人体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棘突蛋白发生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能力增强或减弱
B.若抗原蛋白基因突变,原有的疫苗可能会失去作用,使病毒的免疫逃逸能力增强
C.新冠病毒和宿主细胞的核酸彻底水解分别可获得6种和7种产物
D.棘突蛋白可与人类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体现了蛋白质的信息传递功能
2022-03-14更新 | 30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我国大面积栽培的水稻有粳稻( 主要种植在北方)和籼稻(主要种植在南方)。研究发现,粳稻的 bZIP73基因通过一系列作用,增强了粳稻对低温的耐受性。与粳稻相比,籼稻的 bZIP73 基因中有 1 对脱氧核苷酸不同,从而导致两种水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 1 个氨基酸的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籼稻的 bZIP73 基因碱基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
B.bZIP73基因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是密码子
C.bZIP73基因的 1 对脱氧核苷酸的差异一定会导致基因突变
D.bZIP73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后一定会导致表达的蛋白质失活
2023-05-26更新 | 3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