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 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1 题号:19676358
某种酶P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催化底物转化为相应的产物。为探究该酶不同组分催化反应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下列5组实验(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组

底物

+

+

+

+

+

RNA组分

+

+

-

+

-

蛋白质组分

+

-

+

-

+

低浓度Mg2+

+

+

+

-

-

高浓度Mg2+

-

-

-

+

+

产物

+

-

-

+

-

根据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
(2)实验②、③、④、⑤之间可以构成相互对照,相互对照又叫_________
(3)人体内的端粒酶也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与P酶不同的是,端粒酶由催化蛋白和RNA模板构成,可以修复损伤的端粒DNA。请写出端粒的成分_________,推测端粒酶应该是一种_________酶,该过程与复制相比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_________
(4)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为了检测某种酶X在37℃时对3种二糖(糖A、糖B、糖C)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5min后检测每支试管中的单糖和二糖,结果如下表。

(1)请写出一种用于检测单糖或二糖是否为还原糖的方法,并说明现象与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本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检测该酶与pH的关系,请用下面所给的材料和实验室中的基本设备,设计一个实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酶X,糖A溶液、糖B溶液、糖C溶液(自选一种),斐林试剂,不同pH的物质(酸、水、碱)。
实验步骤:
①取三支洁净试管,向三支试管中均加入1mL的酶X溶液,编号为甲、乙、丙。
②向甲试管中加入1mL酸,向乙试管中加入1mL水,向丙试管中加入1mL碱,摇匀。
③将_____________溶液各2mL注入到甲、乙、丙三支试管中,置于_____________ 中保温5min。④在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水浴加热5min,观察颜色变化。
2017-12-10更新 | 187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请回答下列有关物质检测的问题:
(1)检测酵母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除了可用澄清石灰水外,也可用____________,反应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
(2)将2mL1%的淀粉溶液与2 mL稀释唾液各自在37℃下保温,将其混合后并于37℃下开始计时,然后每隔1min取出1滴混合液滴在加有碘液的白瓷反应板上,观察颜色变化,记录蓝色消退的时间。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淀粉和唾液淀粉酶溶液各一瓶,请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装置、试管、温度计等将它们鉴别出来。简述鉴定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5-31更新 | 40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已知酶X能催化二糖A(非还原糖)水解为单糖,针对酶X的此特性可开展多项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将酶X分为两组,一组遇双缩脲试剂后产生紫色反应;另一组用RNA酶处理后,仍具有催化活性,这表明组成酶X的单体为________。酶是作为生物催化剂,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
(2)实验1是某研究小组在最适温度和pH下探究二糖A的水解条件得出的结果。该实验中,自变量为_______,根据图示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X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若适当升高温度,实验1中的d点将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实验2探究了二糖A的溶液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bc段单糖的生成速率不再增大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为检验酶X催化二糖A水解后的产物是否为还原糖,请简要写出检测方法并说明现象与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所示U型管中的半透膜可允许水分子和单糖通过,而不允许二糖通过,N侧是蒸馏水,M侧是0.3 g/ml二糖A溶液,实验开始前M、N两侧液面等高。实验开始后,当两侧液面高度不再发生变化时,两侧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确定”)。此时向M、N两侧同时加入等量的酶X(酶X不影响溶液渗透压),则N侧液面高度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
2020-07-25更新 | 6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