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目的基因的获取 >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19758552
PCR作为体外酶促反应体系,其效率和特异性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引物与模板的特异性结合,二是Taq酶对引物的延伸。引物设计的总原则是提高扩增的效率和特异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物长度过短,特异性降低
B.经过5次循环后消耗引物64个
C.两种引物的碱基序列不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在第2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等长的目标DNA片段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新冠疫情的快速控制,离不开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我国对新冠病毒(RNA病毒)的快速检测能力。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定量检测样本中DNA含量,其原理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引物的同时,加入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Taq DNA聚合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使荧光监测系统接受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如图)。Ct值(循环阈值)的含义为: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检测新冠病毒时,需加入逆转录酶将新冠病毒RNA转化为cDNA
B.PCR每个循环包括变性、复性、延伸(引物和模板结合)3个阶段
C.Ct值越大表示被检测样本中病毒数目越少,患者危险性越低
D.若样本被污染,RNA酶将病毒RNA降解,检测结果可能为阴性
2023-07-20更新 | 71次组卷
【推荐2】我国科学家利用了Xba Ⅰ和Sac Ⅰ两种限制酶,并运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含678bp)导入某植物细胞,再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使赖氨酸的含量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如图所示是相关培育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质粒的其他部位和目的基因内部均无Xba Ⅰ、Sac Ⅰ、Hind Ⅲ的识别位点。
A.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常用方法
B.使用Sac Ⅰ和Hind Ⅲ切割重组质粒后能得到1500bp左右的片段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需添加卡那霉素以便筛选转基因植株
D.一个内含目的基因的模板DNA经PCR扩增6次共产生52个等长片段
2024-05-05更新 | 58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PCR技术的原理类似于细胞内DNA的复制,短时间内就可以在体外将目的基因扩增几百万倍。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B.PCR过程中,DNA不需要解旋,直接以双链DNA为模板进行复制
C.延伸过程是溶液中的四种核糖核苷酸在DNA聚合酶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
D.如果一个目的基因(双链DNA片段)在PCR仪中经n次循环可得到2n个目的基因
2024-05-16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