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免疫调节 > 特异性免疫 > 体液免疫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1 题号:20181787
图甲是寨卡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免疫反应简化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大写字母表示相关细胞,小写字母表示有关物质或结构。图乙是某志愿者接种乙肝疫苗后两周内血液中抗体浓度的变化曲线。

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已知的亚型有100多种,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d是______,其可以促进C细胞增殖、分化形成______,这是促进C细胞增殖分化的一个信号,则另一个信号是______;接种疫苗或患病后获得的免疫能力主要与图中细胞______(填相关字母)有关;机体消灭寨卡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功能。
(2)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人体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_,A细胞的作用是______
(3)有人在成功接种了预防某种疾病的疫苗后不久,又患了该病,请给出一种合理的解释______。(提示:可以从病毒结构和机体自身免疫力的角度分析)
(4)如果该志愿者在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了乙肝病毒,请在下图中画出其体内抗体浓度的变化曲线______

(5)若要完全清除HPV,需要__________和体液免疫共同参与,体液免疫的过程如图所示,即大多数抗原经过[ ]____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 ]____,抗原还可直接刺激[C],其受刺激后增殖分化_________
(6)目前,针对多种血液肿瘤细胞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已获成功,应用前景广阔。CART细胞免疫疗法是指将嵌合抗原受体(CAR)导入细胞毒性T细胞中,从而产生特异性识别肿瘤的T细胞,以激发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消灭肿瘤。
①CAR-T细胞免疫疗法能对肿瘤细胞进行靶向治疗的原因是__________。细胞毒性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最终消灭自身肿瘤细胞。
②为探究机体清除肿瘤细胞是否与体液免疫有关,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将肿瘤体积大小相同的若干小鼠(体内已有的免疫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已被射线杀死)均分为A、B两组,A组小鼠做手术但不破坏骨髓,B组小鼠做手术且破坏骨髓,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小鼠肿瘤体积大小。该实验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天花病毒侵入机体,会诱发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具体图解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人体发生免疫反应中,S蛋白和a分别被称为__________,X和CTL分别是_____细胞和_____细胞。
(2)图中甲型免疫与乙型免疫分别指的是_____免疫和______免疫。图中初始B细胞还会分裂分化为______
(3)初始B细胞活化需要的双信号刺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人类接种牛痘病毒作为疫苗也能够预防天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1-12-07更新 | 23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恶性肿瘤往往先向淋巴结初始转移形成淋巴结转移瘤,再经淋巴结实现远端转移。科学家开展实验探索肿瘤初始转移的机制以及淋巴结转移对远端转移的影响。
(1)正常情况下,原位瘤细胞转移至淋巴结会激活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前者非特异性杀伤瘤细胞,后者则在辅助T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的作用下,经__________过程产生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瘤细胞。
(2)将原位瘤细胞F0和淋巴结转移的瘤细胞LN6等量接种于同一健康小鼠体内进行研究,过程如图1。


已知F0和LN6的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图1结果说明__________向淋巴结转移的能力更强。
(3)为探究原位瘤细胞初始转移的机制,科研人员又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将F0中编码MHC-1分子关键蛋白的基因敲除,再将其接种于小鼠体内,发现其向淋巴结转移的能力降低,但去除该小鼠的NK细胞后其转移能力恢复。说明NK细胞通过识别__________(高表达/低表达)的MHC-1杀伤瘤细胞。
②PD-L1可与T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结合,抑制其杀伤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原位瘤细胞通过调节MHC-1分子和PD-L1的表达量,抑制NK和T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增强转移能力。请在表格中填写“高”或“低”,将支持上述结论的实验结果补充完整__________

肿瘤细胞的类型

MHC-1分子表达量

PD-L1分子表达量

来自于正常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来自于T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来自于T和NK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4)细胞因子TGF-β通过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增殖,来对辅助T细胞起作用。科研人员将F0和LN6接种在野生型小鼠体内,检测该小鼠血清中的TGF-β浓度和瘤细胞远端转移率(图2);又将不同类型的瘤细胞混合DT毒素(可清除调节性T细胞)接种于小鼠体内,检测瘤细胞的远端转移率(图3)。(图中“——”代表平均数)




综合上述相关信息和免疫学相关知识可知,原位瘤细胞发生淋巴结转移后诱导机体释放的__________增多,促进调节性T细胞增殖,后者__________(促进/抑制)辅助T细胞的功能,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从而__________(促进/抑制)瘤细胞的远端转移。
2023-05-05更新 | 19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HPA途径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免疫活动调节机制——“脑—脾神经轴”,如图所示。
1. 图中所示的免疫活动所属的免疫方式为__________(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2.研究人员刺激脑特定区域的CRH神经元后几秒钟之内,就会记录到脾神经的电信号明显加强,测得的膜电位表为__________
A.        B.        C.        D.
3. 据图分析,乙酰胆碱在该免疫活动调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A. 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号       B. 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C. 进入B淋巴细胞参与代谢       D. 作为激素调节B淋巴细胞生命活动
4. 研究人员发现,去除脾神经的小鼠在疫苗接种后,浆细胞的数量急剧减少。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2021-01-21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