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免疫调节 > 与免疫调节相关的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20259417
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CTL)在细胞免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识别 MHC 呈递的抗原,并与之结合,使靶细胞裂解。已知 T 淋巴细胞只能识别自身 MHC 呈递的抗原,而不能识别其他MHC 呈递的抗原,也不对自身 MHC 发生作用。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提示: CTL 可以使被感染的细胞全部裂解,导致51Cr释放出来,使悬浮液有大量放射性)实验材料:被同位素51Cr标记不同遗传背景的两个品系的小鼠甲和乙腹腔中的单核巨噬细胞(作为 CTL 的靶细胞),LCMV 病毒,被51Cr标记的 LCMV 病毒感染的甲、乙品系鼠的单核巨噬细胞(作为 CTL 的靶细胞),小鼠品系甲、乙,普通细胞培养液,培养皿若干,放射性检测仪等。
(1)实验思路:
①将 LCMV 病毒注射到小鼠甲体内,获得发生免疫的老鼠,无菌操作取小鼠的脾脏,并分离出CTL。
②取培养皿若干,随机均分3组,加入定量且适量的_____
③实验分组
组1:等量的 CTL 细胞+_____
组2:等量的 CTL 细胞+_____
组3:等量的 CTL 细胞+适量的同位素51Cr标记甲鼠的单核巨噬细胞。
④将3 组培养皿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悬浮液的放射性。
⑤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实验结果:以柱形图的形式来表示实验结果(已知组 2 中悬浮液有少量的放射性)_____
(3)回答下面问题:
①组2中悬浮液有少量的放射性的原因是_____
②LCMV病毒感染小鼠后,能发生的免疫应答类型有_____
③CTL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对象是_____,引起的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Ⅰ.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特定区域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在放电频率相等时的温度值,如图所示。当体温偏离体温调定点时,机体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使体温向体温调定点变化。

(1)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患者在细菌内毒素(LPS)、炎症因子等致热源的影响下改变体温调定点。据图所示,此时____________神经元放电频率相对较高,体温调定点升高。
(2)发病初期,患者感到寒冷,机体会____________(编号选填),导致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从而使体温向新的体温调定点变化。
①皮肤血管舒张   ②立毛肌收缩   ③骨骼肌战栗   ④汗腺分泌增加
Ⅱ.如果患者体内炎症反应过于强烈,内环境的稳态被打破,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使用药物消灭病原体的同时,需要适当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反应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研究发现,针灸或电针刺激足三里(ST36)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3)据图所示,迷走神经属于____________(选填“感觉”或“运动”)神经,迷走神经兴奋可影响肾上腺分泌____________和去甲肾上腺素。
A.生长激素             B.肾上腺素            C.皮质醇             D.甲状腺激素
(4)科学家以细菌内毒素(LPS)诱发炎症的小鼠为实验对象,用适宜强度电针刺激ST36,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检测血液中的某些物质含量,部分实验数据如图所示(NA:去甲肾上腺素:IL-6:炎症因子)。推测针灸或电针刺激ST36能缓解炎症的原因可能是:针灸或电针刺激ST36,____________。

①促进NA的分泌              ②抑制NA的分泌③促进免疫细胞释放IL-6   ④抑制免疫细胞释放IL-6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由上述可知,传统的针灸通过____________系统共同调节下,缓解炎症反应,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023-07-18更新 | 12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回答下列问题: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组别处理方法0 h12 h24 h48 h
无辐射损伤0.0460.0560.0480.038
辐射损伤0.4600.4200.5300.520
辐射损伤+IL–180.2390.2650.2790.269

(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______器官。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_____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从_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357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植物多酚,其药理作用包括抗炎、免疫调节等。已知姜黄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欲进一步研究姜黄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和结肠组织TNF-α、IL-10含量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及用具:健康雄性小鼠60只(鼠龄8周,体重20+2g),5%DSS 溶液,姜黄素溶液,SASP溶液,25ml/L的乙醇,蒸馏水等
(要求与说明:5%DSS溶液用于诱导形成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姜黄素溶液和SASP溶液均溶解于乙醇中;SASP溶液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常伴有体重下降,排便次数增多等症状,TNF-α和IL-10的测量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将全部小鼠随机均分成4组,编号甲、乙、丙、丁。甲组每日自由饮用蒸馏水100ml,其它各组小鼠每日饮用_________,连续两周。
②各组小鼠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乙、丙、丁三组分别每日相同时间腹腔注射适量且等量的姜黄素溶液、SASP溶液、_________。每日记录_________
③7天后,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取出4组小鼠结肠组织,对比各组结肠溃疡糜烂情况并测定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的TNF-α和IL-10含量。
(2)实验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得到明显改善的小鼠结肠组织TNF-α含量显著降低,IL-10含量显著升高。请绘制柱状图表示乙和丁的实验结果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控制TNF-α合成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_________。通过实验可知,_________ (选“TNF-α”或“IL-10”)会加重炎症反应。
②IL-10能够抑制_________产生白细胞介素-2,还可以降低巨噬细胞表面抗原-MHC分子的含量,损害巨噬细胞的_________能力,从而抑制了细胞免疫。
2021-07-12更新 | 2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