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3 题号:21019858
培育水稻中发现了一种叶片为黄色的突变型水稻。已知野生型水稻叶片绿色由基因C控制,突变型是由基因C突变为C1,该过程中产生了一个限制酶酶切位点,基因C1纯合幼苗期致死。突变基因C1转录产物编码序列第727位碱基改变,由5'-GAGAG-3'变为5'-GACAG-3'。从突变型1叶片细胞中获取相关基因片段,用限制酶处理后进行电泳,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突变体的分析错误的是(       

(部分密码子及对应氨基酸:GAG谷氨酸;AGA精氨酸;GAC天冬氨酸;ACA苏氨酸;CAG谷氨酰胺)
A.突变型1为显性突变
B.导致第242位氨基酸突变为谷氨酰胺
C.突变型1叶片细胞中获取相关基因片段电泳的结果为Ⅲ
D.突变型1连续自交3代,F3成年植株中黄色叶植株占2/9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现有甲(R1R1r2r2r3r3)、乙(r1r1R2R2r3r3)、丙(r1r1r2r2R3R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可将样本中的R1、r1、R2、r2、R3、r3区分开。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后,对F2不同植株的R1、r1进行PCR扩增的结果如下图。已知R1比r1片段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扩增结果推测可抗病的植株有1和3
B.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将甲、乙、丙三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甲×乙,得到F1,不断自交来实现
C.R1、R2、R3基因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的
D.R1、R2、R3基因均会导致水稻具有抗病性,说明生物的性状可以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2023-06-14更新 | 119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链球菌中R型细菌和S型细菌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B.S型细菌有致病性,是因为相关基因直接控制了荚膜的合成,荚膜可抵抗宿主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
C.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DNA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D.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后,其遗传物质的(A+C)/(T+G)值发生改变
2024-02-25更新 | 1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关于生物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紫茉莉细胞质遗传的物质是RNA
B.一个转运RNA只有三个碱基并且只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携带氨基酸的转运RNA共有61种
C.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它能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D.有一种遗传病是由线粒体DNA基因突变所致,该病只能通过母亲传递给下一代
2022-08-13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