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5 题号:21036618
胰岛B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具有与神经细胞相同的膜电位,其胞内K+浓度为胞外的28倍,而胞外Ca2+浓度则为胞内的15000倍。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能引起胰岛B细胞和组织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部分反应如图1、2所示(图2是对图1虚线方框区域的具体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分别为______,由此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调节方式为___。血糖浓度升高时,刺激血管壁上的血糖感受器,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___,通过副交感神经调节胰岛B细胞的分泌。
(2)图2中结构X的功能有___,蛋白激酶A活化后的功能是___。血糖升高后,胰岛B细胞中贮存的胰岛素释放需3~5min完成,血糖升高15min后胰岛素释放再次出现高峰,从囊泡的角度推测Ca2+内流对于增加胰岛素含量的作用有:促进囊泡的运输、___
(3)为探究某种新型药物X的降糖效果,研究人员将若干只生长状况相同的正常大鼠均分为6组,其中1组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2~6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给6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药物X和适宜浓度的药物D(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常规药物)21天后检测1~5组大鼠的血糖和体重,结果如下表。
组别注射的物质(1次/日)体重平均值(g)血糖浓度平均值(mg/dL)
1等量生理盐水331.25119.25
2等量生理盐水116.25589.15
30.014毫克/千克药物X236.36299.12
40.007毫克/千克药物X259.43265.60
50.35毫克/千克药物X269.36231.25
①实验中2~6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的目的是获得___大鼠。第6组中对大鼠注射的物质是___
②第3~5组数据结果表明,药物X能够使大鼠___的现象得到明显缓解,且随药物X浓度升高作用效果增强。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Ⅰ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大鼠生殖的调控。

(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中,效应器是_____
(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_____调节,在HPG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_____,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_____
Ⅱ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对照”的数据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
(4)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
(5)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是以细胞膜的_____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mV。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_____
(6)在缺氧处理20min时,给予细胞25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_____(能/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在_____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_____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
2020-12-05更新 | 325次组卷
【推荐2】监控血糖是很多人的烦心事,今年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指导广大民众合理膳食,调控血糖水平。下图为胰岛素分泌及作用机理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血糖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胰岛素的靶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___,图中结构X的功能有____________
(2)Ca2+内流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机制是___________,蛋白激酶A活化后的功能是__________
(3)不少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辅助治疗,有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现象。研究发现,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夜间短暂低血糖后引起的血糖反跳性增高,称为“苏木杰反应”;另一种为夜间血糖平稳,清晨出现一段时间高血糖,称为“黎明现象”。
①糖尿病患者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功能减退,血糖调节能力降低。当饥饿过度或降糖药物使用过量时,容易矫枉过正,使__________________过多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出现“苏木杰反应”。因此,为避免出现该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
②为探究“黎明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人员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黎明现象组(DP+)和无黎明现象组(DP-),测定体内相关激素的含量如下图1。

A.由图1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_节律性分泌异常可能与黎明现象有关。
B.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外周淋巴细胞中多个与生物钟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部分结果如下图2,DP+组中REV-erbβ基因表达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黎明现象”与生物节律紊乱有关。
③为区分糖尿病患者的清晨空腹高血糖为上述哪种情况,临床上可将尿液中酮体(脂肪分解代谢的产物)的含量作为诊断依据之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24更新 | 14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如图所示,甲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乙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请回答:

(1)图中②末梢和M共同构成__________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D.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
(3)当兴奋传导至①处时,①处细胞膜内为__________电位。
(4)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适当强度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Ⅲ处,肌肉__________(会/不会)收缩。刺激Ⅱ处,肌肉__________(会/不会)收缩。
(5)图中④中的化学物质以__________方式出突触前膜,⑥一般是神经元的__________膜。
2017-11-28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