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体液调节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 血糖调节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7 题号:21091752
后疫情时代,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如前的状况,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爆发,后疫情时代拼的是人体的免疫力,而人体免疫力的高低离不开均衡的营养。
表是某中学的食堂菜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套餐1

套餐2

套餐3

汤/饮料

蒜泥白肉

酸辣大白菜

香菇青菜

零卡雪碧

咖喱大排饭

外婆红烧肉

叉烧饭

番茄冬瓜汤


(1)菜单中所包含的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有        
A.咖喱大排饭中的淀粉
B.香菇青菜中的纤维素
C.零卡雪碧中的木糖醇
D.外婆红烧肉用的蔗糖

(2)蛋黄、动物内脏等食物富含胆固醇,这种脂质具有__________作用。但如果过多摄入,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因此膳食中要注意限制高胆固醇类食物的过量摄入。
(3)厨师在对食物加工过程中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变性__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每当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响时,尽管小王同学感觉饥饿难耐,但机体内的血糖仍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这是由于人体细胞能够分解某种糖类物质,供生命活动的需要,此时体内发生的反应是       
A.血糖进入肝细胞,储存为肝糖原
B.血糖进入肌细胞,储存为肌糖原
C.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转化为血糖
D.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转化为血糖

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的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的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h、2h、3h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实验期间学生志愿者不食用其他食物,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5)根据实验数据,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进入血液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分泌
B.餐后 1h 时,胰岛素浓度达到最大值进而导致血糖浓度降至最低
C.餐后高糖组血糖浓度上升最快,是因为食物中的糖类被直接吸收进入血液
D.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是因为胰岛素浓度低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由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后环化而成的一种细胞内的信号分子,其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人在饥饿时,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可参与血糖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调节机理及部分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所示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B处化学键名称是___________,每个cAMP分子含有___________个高能磷酸键。
(2)图2中,ATP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肾上腺素、cAMP、葡萄糖、糖原可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有__________
(3)图2中,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发生图示生理过程时,血管C、D、E三处的血糖浓度大小关系最可能为__________
(4)当血糖含量升高后,信号分子X发挥作用,它最可能是__________与肾上腺素作用关系是__________
(5)结合图2分析,下列因素中不可能引发低血糖症的有__________
a.体内产生G2蛋白抗体                    b.体内产生肾上腺素受体的抗体
c.信号分子X含量过高                    d.控制酶P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2022-10-08更新 | 38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图1为正常人和不同程度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平均浓度曲线;图2是血糖浓度升高时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机理和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常用于Ⅱ型糖尿病的抗糖尿病药,主要作用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机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可能比正常人还高,但是由于胰岛素抵抗,血糖仍然较高。胰岛素抵抗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的现象,推测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与正常人的胰岛素浓度曲线相比,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峰值______,表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已经受到损伤。
(2)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号分子,除了图2所示之外,请再列举一种:____________。由图2可知,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胰岛B细胞中6-磷酸葡萄糖的合成量会______(填“增加”或“减少”),ATP的增多间接引起Ca2+通道打开,随着Ca2+大量内流,导致胰岛细胞产生兴奋,此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______
(3)格列美脲作用于胰岛B细胞表面的受体后,引起K+通道关闭,此时膜内外电位差的绝对值会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为验证格列美脲改善Ⅱ型糖尿病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生理作用,科研工作者利用50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雄性大鼠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格列美脲能有效改善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代谢及胰岛素功能,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的联合用药组效果更佳。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随机选择40只大鼠,给予______饲料喂养六周,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假设造模均成功),另外10只作为对照组;
②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格列美脲组、二甲双胍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
③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片100毫克,用水溶解并灌胃;格列美脲组用格列美脲100毫克研磨后,用甘油溶解并灌胃;联合用药组,用上述两种方法先后灌胃;______组给予100毫克生理盐水灌胃。上述喂药过程,每天一次,连续六周;
④观察、记录所有组别实验数据。六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糖量实验,记录相关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2022-08-10更新 | 381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3】生物有感知外界环境的能力,并能根据环境变化调节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以便更好地生存。科学家研究发现“光暴露”(即夜晚光照)会影响血糖的代谢。
(1)血糖平衡调节的实质是通过调节血糖的______,使其浓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参与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光照对血糖代谢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他们将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在黑暗中,另一组给予光照。黑暗组在19℃下口服19g葡萄糖,光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两组实验均在晚上进行。
②口服葡萄糖后,每隔一段时间检测两组的血糖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图1结果可知光照______(填“利于”或“不利于”)血糖平衡的稳态调节。

(3)科研人员还检测了两组上述两种激素的含量,其含量变化相同。可推测,光照引起血糖代谢的改变不是通过激素种类和含量的变化引起的。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究了其发生原因。
①已知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内含大量线粒体,线粒体内膜上含UCP蛋白,结构如图2所示。
当BAT细胞被激活时,H+可不经过ATP合成酶而通过UCP蛋白“漏”至线粒体基质。回答下列问题:
ATP合成酶(由F1和F0组成)可在跨膜H+势能的推动下催化ATP的合成,BAT细胞被激活时,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速率将______
②研究发现,棕色脂肪组织细胞(BAT)利用葡萄糖产热以维持体温。α神经元可直接调节BAT的产热。光照引起的调节过程如图3所示。

由此可知,“光暴露”影响血糖代谢的机制可能是光照通过引起视网膜细胞兴奋,____________
2024-05-16更新 | 4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