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 酶的作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21173266
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回答有关问题:

(1)酶是指由______产生具有_______的有机物。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据图1可知,催化剂只能改变______,不改变______________。若图2中B表示一种二糖,则B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代表麦芽糖。
(3)生物体内各项生理活动的进行都需要酶的催化,酶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生活中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切开的苹果、久存的荔枝等表面会变色,原因是植物细胞中的酚氧化酶催化酚类底物(无色)生成了褐色物质,此过程称为褐变,不仅会影响外观,还会导致营养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状态下果蔬并没有发生褐变,是因为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分别储存在细胞的不同结构中。能实现这样的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______系统,组成该系统的结构具有的功能特性是______。酚氧化酶具有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酶能够______
(2)用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进行表1的处理,试管A、B对照,说明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可用______试剂检测。推测实验后,试管C中的颜色是______,因为______
表1

试管

①酚氧化酶提取液的处理

②加入缓冲液

③加入酚类底物

实验后的颜色

A

不做处理

2mL

2mL

褐色

B

加入蛋白酶10分钟

2mL

2mL

无色

C

加入三氯乙酸(强酸)10分钟

2mL

2mL


(注:加入的蛋白酶、三氯乙酸均为无色溶液)
(3)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芒果酚氧化酶有激活作用。某实验小组为验证SDS对酚氧化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进行了表2中的实验。但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SDS能提高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需要再增加一组对照组,则该对照组需要加入的物质是______
表2

试管

蒸馏水

适量SDS

酚氧化酶

酚类底物

出现褐色所需的时间

2mL

2mL

2mL

10分钟

2mL

2mL

2mL

5分钟


(注:“—”表示“不加入”)
2023-02-14更新 | 60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同学设计了以新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为反应底物的4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FeCl3的质量分数为3.5%,肝脏研磨液的质量分数为20%,已知此浓度下每滴FeCl3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H2O2溶液

2 mL

2 mL

2 mL

/

FeCl3溶液

/

/

/

新鲜肝脏研磨液

/

/

2滴

2滴

温度

常温

常温

常温

常温

实验结果

无明显现象

气泡稍多而小

气泡极多而大

无明显现象


(1)B组和C组对比,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B组中应加入______3.5%的FeCl3溶液。
(2)A组和C组对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C组和B组对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3)若该同学按照上表完成实验后,发现每个组别的实验现象都不明显,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2022-12-28更新 | 9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C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______。写出此时的呼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
(4)多酚氧化酶(PPO)是存在于质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由膜包裹)中的含有Cu2+的蛋白质类酶,其可以催化液泡中的多酚类物质形成黑色或褐色色素沉淀,影响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多酚氧化酶具有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酶能够_____。为探究温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科研小组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吸光度越高,酶活性也越高)。

①分析曲线可知,80℃条件下PPO活性较低,原因是_____
②若要探究pH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各实验组应维持在30℃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
2023-01-31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