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遗传信息的翻译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73 题号:21413215
拟南芥体内的基因X具有多个启动子,通过一种光敏色素作为受体,对光刺激进行应答,由此选择不同的启动子并转录出长度不同的mRNA,从而表达出存在于细胞内不同位置的不同蛋白质,由此使拟南芥呈现出不同的生长状态。其相关蛋白的合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1)两种蛋白质___(“a”或“b”)末端的氨基酸序列相同,该末端对应的是蛋白质的___(“-NH2”或“-COOH”)末端。a末端是引导蛋白质被运输进入叶绿体的信号肽段。
(2)研究人员通过特定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片段插入到基因X的特定位置,使表达出的蛋白质X①、X②能带有绿色荧光蛋白,以实现它们在细胞内的可视化,由此得到A系植株。(GFP基因不含启动子和终止子)
①根据图1,GFP基因片段应插入到基因X内字母___表示的特定位置。
②GFP基因来自于水母等动物的细胞中,需先选择合适的限制酶将其从染色体DNA上切割下来。GFP基因两侧的碱基序列如图2所示,根据碱基序列应选择下表中的___进行切割。

限制酶识别序列
BamHⅠG↓GATCC
CCTAG↑G
HindⅢA↓AGCTT
TTCGA↑A
NotⅠG↓CGGCCGC
CGCCGGC↑G
EcoRⅠG↓AATTC
CTTAA↑G
③酶切前需对GFP基因进行PCR扩增,b侧所用引物已经确定,a侧引物需在以下4种中进行选择。根据a侧序列应选择___,不选其他3种的理由是___。在PCR仪中完成4个循环后,含有该引物的DNA片段数为___个。
引物1:5’ATCCTGCTA3’
引物2:5’TATGGATCC3’
引物3:5’GGATCCATA3’
引物4:5’GGAAGGATA3’
(3)研究人员在A系植株的基础上,去除产生光敏色素的基因后得到B系植株。随后,分别在黑暗条件和红光条件下培养A、B两系植株,培养条件及观测到荧光的部位如表1所示。
表1GFP荧光的局部部位

发育条件
黑暗条件红光条件
A系植物细胞质基质叶绿体
B系植物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A系植株对红光刺激作出应答被激活的原因是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其DNA分子是一个有部分单链区的环状双链DNA。如图所示为乙肝病毒在肝脏细胞中的增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②过程代表_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酶参与。③过程除了图示的RNA以外还需要的核酸有________________
(2)④过程代表____________,与①过程相比,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___。①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导致乙肝病毒变异。
(3)请写出人体内浆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______________
(4)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021-01-20更新 | 20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1)果蝇被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是其具有哪些优点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2)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则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若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代中粉红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
(3)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常染色体的基因T、t与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则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F2代雌果蝇共有_______种基因型;F2代雄果蝇中含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若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异序列作探针,与F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确定细胞中B、b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_______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
(4)果蝇的某些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如果某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

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______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______个氨基酸。
2023-10-03更新 | 7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的主要诱因是β—淀粉样蛋白(Aβ)在脑组织液中沉积,影响了神经小胶质细胞(MC细胞)的功能,发病机制模式图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MC细胞接收到Aβ沉积的信号后,细胞质中经磷酸化的K酶可以______________IK磷酸化,磷酸化的IK蛋白很快就与NF蛋白分离,游离的NF进入______________内,与IL-1基因前端的调控序列结合,该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过程合成IL-1mRNA,mRNA通过进入细胞质,经______________过程合成并分泌大量IL-1蛋白,诱发炎症,最终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2)为探明药物X治疗AD的机理,科研人员利用正常的MC细胞进行了相关实验,获得实验结果如图2。

由图2结果可知,药物X能够抑制Aβ的作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已知药物X对细胞核中NF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综合图1和图2,药物X治疗AD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
(3)已知IK的磷酸化位点位于其末端肽段N。欲验证“IK磷酸化能诱发炎症”,请在空格处填入字母编号将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已有研究表明,实验中的肽段对细胞内NF蛋白的入核、IL-1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均无直接影响)。

分组

实验处理

炎症检测指标

对照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实验组

______

④c


a.细胞中导入与N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序列相同的肽段
b.细胞中导入与N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序列不同的肽段
c.加入溶于缓冲液的Aβ沉积物
d.加入与c等量的同种缓冲液
e.培养液中IL-1的含量
f.MC细胞中磷酸化IK与IK的比值
2020-08-19更新 | 6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