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 培养基的成分及其功能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22226040
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不仅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害,还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生活,且污染物含量越多。降解难度越大。为解决石油污染问题。某科研小组用了将近1年的时间,从长庆油田中被石油污染最严重的土壤中分离出了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好的培养基通常可以使用___法灭菌。步骤③的培养基成分与普通液体培养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步骤③培养基中以___为唯一碳源。过程④所用的培养基通常添加___作为凝固剂。
(2)倒平板冷却后,需要倒置,目的是___
(3)进行过程④之前,常需要检验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方法是___
(4)常采用___法对石油分解菌进行分离和计数。某同学用该法进行了过程④的操作;将1mL样品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种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46、58和52,据此可得出每升该样品中的活菌数为___
(5)使用上题中方法计数结果___(偏大、偏小),理由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牛、羊等反刍动物具有特殊的器官——瘤胃。在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其中许多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某科研团队按照如图所示的流程分离瘤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实验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
多次筛选
   
(注:①②③表示相应操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①开始分离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甲培养基中除含有水、无机盐、氮源外还应有___________成分,将瘤胃液先接种到培养基甲中进行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过程②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科研人员先用0.85%NaCl溶液进行系列稀释而不用无菌水,原因是___________。在培养基表面均加入一层无菌的石蜡,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可与纤维素等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将刚果红加入培养基乙中,得到4个产透明圈的菌株,测量菌落直径和透明圈的直径,结果如表所示。其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菌株编号)。
菌株编号菌株直径r(cm)透明圈直径R(cm)
10.30.9
20.40.6
30.31.3
40.61.9

(4)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4的胃部样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89、25、417、175和179.则每毫升样品中含有细菌数量为___________个。
2024-03-26更新 | 11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高度耐盐性,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下面是某研究小组测定某水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为质量分数为7.5%的NaC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此培养基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5%的NaCl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在制作血平板时需等平板______后,方可加入血液,以防止______________
(3)现将10 mL菌液进行梯度稀释,依次稀释成10-1~10-4的四个稀释样液,再取四个稀释样液各0.2mL分别接种到4组血平板上(每组3个,每个接种0.2mL),所用方法是________。在血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的周围会出现____。若在10-3组的3个血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分别为35、36和37,则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_
2021-04-20更新 | 10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尿酸氧化酶能分解尿酸(C3H4N4O3),为获取尿酸氧化酶高产菌株用以研制治疗高尿酸血症类药物,某科研小组欲依据下图操作步骤,从某海域土样中进行目标菌株的筛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筛选尿酸氧化酶高产菌株,需配制以下两种培养基:(注:海水晶是天然海水浓缩成的固体)
培养基A:X5g/L,葡萄糖1g/L,FePO40.1g/L,海水晶33.3g/L,pH7.5;
培养基B:X5g/L,葡萄糖3g/L,FePO40.1L,海水晶33.3g/L,琼脂10g/L,pH7.5.
两种培养基中,成分X应为__________,该培养基能筛选出目的菌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培养基应采用______________法灭菌。
(2)研究人员进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取某个稀释度的样品涂布到培养基____________(填“A”或“B”)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有菌落出现。若没有菌落出现,其原因很可能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从目的菌株中分离提取的尿酸氧化酶通常需要检测____________,以确定该酶的应用价值。
2022-03-12更新 | 3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