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目的基因的获取 >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 题号:22719408
稻米胚乳直链淀粉含量高会导致食用品质差。研究发现,水稻蜡质基因(Wx)编码直链淀粉合成酶。Wx基因模板链第226位碱基为G,此时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最高,记为品种G;若该位点突变成T,胚乳中直链淀粉的合成水平会降低,记为品种T。请回答下列问题:
(1)Wx基因控制稻米胚乳直链淀粉含量这一性状的途径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该性状。
(2)为检测某水稻Wx基因的第226位碱基是G还是T,研究人员以待测水稻叶片总DNA为材料进行PCR扩增,除加入模板和四种脱氧核苷酸外,反应体系中还需加入__________,并且需在含________(填离子)的缓冲液中进行。如图为品种G和品种T中Wx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已知引物1为5'-GCTTCACTTCTCTGCTTGTG-3',则引物2为_________。AccⅠ酶的识别位点为   两引物之间无另外的AccⅠ酶的识别位点。产物经AccⅠ酶切后电泳,若电泳结果观察到长度为_______bp的DNA条带,则表明该水稻品种为T。

   

(3)若要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改造水稻,通过抑制Wx基因表达来培育低直链淀粉含量水稻品种,请你提出改造思路: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可采用__________法(答出2种)。

相似题推荐

【推荐1】稻田生物固氮作用是稻田氮素循环的关键环节,某些蓝细菌是自生固氮菌(独立生活时能够利用空气中游离的氮分子作为氮源,并将氮分子转化为氨,氨转化为铵盐后是植物良好的氮素营养)。蓝细菌中B基因(长度为0.9kb)表达的B蛋白是一种有助于蓝细菌高效吸收NO3的载体蛋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尝试将蓝细菌的B基因导入水稻细胞,以期获得吸收NO5能力较强的转基因水稻,从而增加粮食产量。下图1是农杆菌的Ti质粒结构图(Tet、Amp'分别为四环素抗性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图2为蓝细菌B基因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限制酶BamH IBcl ISma ISau3A I
酶切位点5’-G↓GATCC-3’5’-T↓GATCG-3’5’-CCC↓GGG-3’5’-↓GATC-3’

(1)目的基因的获取:利用从细菌中提取的DNA通过PCR技术获取B基因时,除了需要向反应体系中加入DNA模板,缓冲液(含Mg2+),还需要加入_______(至少写两种)等。为使目的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在扩增目的基因时,应在其一对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_______两种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①用(1)中选取的限制酶同时对目的基因和载体进行酶切,得到酶切产物后,再选用_________(填“E.coli DNA连接酶”或“T4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进行连接,得到重组载体,随后进行转化操作。②为筛选获得目的菌株,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______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随机挑取菌落(分别编号为1、2、3、4)培养并提取质粒,用(1)中选用的两种限制酶进行酶切,酶切产物经电泳分离,结果如下图,______号菌落的质粒很可能是含B基因的重组质粒,并进行测序验证。

注:M为指示分子大小的标准参照物:小于0.2kb的DNA分子条带未出现在图中
(3)将重组的Ti质粒转入农杆菌,利用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将目的基因导入水稻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为检测B基因在转基因水稻细胞中是否成功表达,可通过PCR、抗原-抗体杂交等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还可以在个体水平上检测,请写出个体水平检测的实验思路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3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DNA测序是生命科学常规技术,可用于人类基因组和其他许多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的完整DNA序列的测定。链终止DNA测序法主要步骤是:先向DNA复制体系中加入能够终止新链延伸的某种脱氧核苷酸类似物,以得到各种不同长度的脱氧核苷酸链;再通过电泳呈带(按分子量大小排列),从而读出对应碱基的位置(如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加热变性”的过程实质是使_________断裂,人体细胞中完成该过程必须有__________的催化。
(2)DNA聚合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若用上述测序方法读出新链中碱基T的位置,则必须加入带标记的______类似物。
(4)采用上述链终止法测定人类基因组DNA中的全部碱基排序,你认为至少要按图中所示模式操作_______次。
2023-01-04更新 | 7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PCR技术可用于扩增目的基因、引入定点突变等。大引物PCR定点诱变技术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PCR过程中,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若变性温度过低,则会因___导致反应效率降低;若退火温度过高,则会因___导致目标产物的量减少。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加入引物的原因是___。一般还要向PCR反应缓冲溶液中添加Mg2+,目的是___
(2)进行大引物PCR定点诱变时,需要进行两轮PCR(PCR1和PCR2)。在PCR1中,至少需要经过___个循环才能获得图中所示大引物。在PCR2中,若要获得带有突变位点的改良基因,则应选择的引物是___(填“①”或“②”)。
(3)PCR的产物一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___(答1点)有关。若在某次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后,发现有除目的基因外的其他DNA片段存在,可能的原因是___(答2点)。
2024-05-11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