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0 题号:22719906
番茄是两性植物,自然状态下为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能极大提高番茄的产量、抗病及抗逆表现,因此番茄生产基本上都是应用杂交种。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获得了4号染色体的ps-2基因隐形突变体甲,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时,选育雄性不育植株的优点是___________。雄性不育与雄性可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对基因____________(“可能”或“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科研人员将突变体甲与野生型番茄进行杂交实验,F1均为雄性可育,F2出现1/4雄性不育,将F2植株自交,F3中雄性可育:雄性不育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用EMS诱变野生型番茄,获得雄性不育的突变体乙(甲、乙均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不同)。下表为3个不同番茄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请回答:
组合序号亲本组合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突变体甲全为雄性可育(杂种1)
野生型×突变体乙全为雄性可育(杂种2)
杂种1×杂种2全为雄性可育
使用EMS的目的是提高____________,因为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性,可能产生有害的基因,需及时处理非入选番茄。根据杂交组合三,推测控制两个突变体的相关基因为___________(“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3)已知4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可以指导植酸合成,不能合成植酸的会死亡。现有A基因缺失25个碱基对产生的A25-基因,效果未知。将基因型为AA25-的植物自交得到F1,提取F1各植株的DNA后进行PCR,选择的正向引物(从左到右)与A25-缺失的碱基配对,反向引物(从右到左)在其下游0.5kb处。将PCR产物进行电泳,发现各组产物电泳结果均具有条带,原因是___________,其中条带分为较明亮和较暗两种,则较暗条带代表的植物比例为____________
(4)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将一个A基因导入到基因型为A25-A25-的6号染色体上,A25-与导入的A基因之间的遗传___________(“遵循”或“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某二倍体植物(2n=14)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下表,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编号

1

2

3

4

5

总株数

35

42

36

43

46

可育:不育

27:8

32:10

27:9

33:10

35:11


(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______操作。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种子为黄色)。

①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______(填时期)联会的两条______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8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______,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②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7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8条染色体和含有7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______,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③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______色的种子留种;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____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2022-11-11更新 | 35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暗红色源自于棕色素(受A、a基因控制)与朱红色素(受B、b基因控制)的叠加。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棕色素和朱红色素的白眼纯合突变体品系,用突变体、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组合子代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白眼♂全为暗红眼
野生型♂白眼♀全为暗红眼
组合二中子代暗红眼♂白眼♀暗红眼∶白眼=1∶1

(1)白眼是___染色体上的___(隐性、显性)突变性状。
(2)据表推测组合一子代细胞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请在图上标注出相应位置___

若让组合三子代随机交配一代(假设组合三子代产生配子时染色体行为同其亲本),后代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
(3)研究人员在进行杂交组合三时还发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如下表:
亲本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暗红眼(甲)♂×白眼♀结果①:全为暗红眼
暗红眼(乙)♂×白眼♀结果②: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45∶5∶5∶45
出现结果①的原因可能是雄性亲本甲产生携带___基因的精子不育导致;出现结果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果蝇及白眼纯合突变体品系均为D+基因纯合子,甲果蝇(如图)的一个D+基因突变为D基因,研究人员在甲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均检测到D基因的表达产物G蛋白,该蛋白与特定的 DNA序列r结合,导致精子不育。

   

①据此判断D+、D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___。根据杂交结果①可推测D基因与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
②进一步用射线照射甲果蝇,得到一只变异的丙果蝇(如图)。将丙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所得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
2024-03-06更新 | 61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野生果蝇(2n=8)翅色是无色透明的。A蛋白是酵母中的一类转录因子,它能够与特定的DNA序列Q结合,驱动Q下游基因表达。研究人员将一个A基因插入到雄果蝇的一条Ⅱ号常染色体上,又将一个Q-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用B表示)随机插入到雌果蝇染色体组中的一条染色体上,但无法表达,只有与插入含有A基因的雄果蝇杂交后的子一代中,B基因才会表达。分别利用上述的一对转基因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绿色翅 : 无色翅=1 : 3),F1中绿色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雌雄都为绿色翅:无色翅=9 : 7)。无A基因用a表示,无Q-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用b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B基因随机插入到亲本雌果蝇染色体组中,但无法表达是因为亲代雌果蝇缺乏_________
(2)仅根据F1表现型和比例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B基因是否插入到Ⅱ号常染色体上;根据F2表现型和比例判断B基因_______(填“是”或“不是”)插入到Ⅱ号常染色体上。
(3)写出F1中绿色翅雌果蝇与F1中纯合无色翅雄果蝇杂交的遗传图解。
(4)若B基因插入到亲本雌果蝇染色体组中的Ⅱ号常染色体上,则F1中绿色翅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__________。若另选一对亲本果蝇进行以上的杂交实验,发现F2中雌雄果蝇的翅色比例不同,则F1中绿色翅雄性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F2中绿色翅雌性果蝇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
2021-12-04更新 | 1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