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目的基因的获取 >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8 题号:22779518
赖氨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科学家把某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多的蛋白质编码基因(R)导入玉米中,使玉米中赖氨酸的含量提高30%。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R基因时,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液中才能进行,其中需要加入__________酶和激活该酶所需的 __________。为了特异性扩增R基因序列,需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特异性引物。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若为了避免R基因和质粒的自连或反向连接,提高重组效率,应该选择的限制酶是 _______________
(3)随着转化方法的突破,农杆菌侵染玉米这种单子叶植物也取得了成功。科研人员从新鲜的玉米叶片上取下的圆形小片与农杆菌共培养,当农杆菌侵染玉米细胞后,能将 _________上的T﹣DNA转移到被侵染的细胞,并且将其整合到 ________________
(4)检测R基因是否表达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5)在基因工程中若要培养转基因小鼠,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常用的受体细胞是 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研究发现人溶菌酶(hLZ)是天然抗生素替代品。科学家培育出转人溶菌酶基因山羊,以大规模生产人溶菌酶(从乳汁中提取),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编号①~⑨表示过程;质粒S中的基因Leu通过控制相关酶的合成来影响亮氨酸的合成(亮氨酸是山羊细胞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氨基酸),基因GFP控制合成绿色荧光蛋白。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BamHI

-G↓GATCC-

BglII

-A↓GATCT-

HindⅢ

-A↓AGCTT-

XbaI

-T↓CTAGA-



(1)过程①通过PCR技术扩增物质A,需要的酶是_______;过程②需要的限制酶有_______;过程③需要的酶是限制酶和_______
(2)为成功筛选出含重组质粒T的成纤维细胞,质粒S中用作标记基因的是______________。为达到筛选目的,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中应不含有_______。将成纤维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筛选出_______(填“显示”或“不显示”)绿色荧光的细胞用于过程⑤。
(3)过程④常用_______法,过程⑨为_______。图中早期胚胎的_______(填结构)将发育成转基因羊的各种组织。
2023-08-30更新 | 12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科学家采集了某深海海域的沉积物样品,分离、鉴定得到其中的深海放线菌,以期获得具有前景的抗生素替代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欲筛选出深海放线菌进行研究,取1g沉积物样品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摇瓶培养,稀释后取菌液通过__________法接种到高氏一号(加数滴质量分数为10%的酚)培养基表面以获得单菌落。培养基中的酚能抑制细菌等杂菌的生长,而放线菌能在该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2)通过PCR技术扩增分离得到的放线菌的16S rRNA基因可进行菌株的种属鉴定。PCR技术中起关键作用的酶是__________。该技术能在放线菌总的DNA中专一性扩增出16S rRNA基因的原因是__________。PCR产物一般可通过__________鉴定。
(3)紫色杆菌的紫色菌素(一种毒素,致死率高)能使培养基呈紫色,已知呋喃酮C30能明显抑制紫色菌素的产生。研究人员筛选出了放线菌菌株A,用甲醇将菌株A发酵产物提取后配制成溶液,对提取物能否抑制紫色菌素的产生进行了研究。
①将紫色杆菌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待菌液干燥后,将无菌圆纸片贴于培养基表面,按图1所示在滤纸片上滴加溶液。该实验以__________组为对照,通过比较A、B、C三组的__________可知提取物是否能抑制紫色菌素的产生。

②实验表明甲醇溶液不会影响紫色杆菌的繁殖,培养过程中对A、B、C三组紫色杆菌的数量进行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深海放线菌A的提取物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优点是__________
2023-02-14更新 | 97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生活中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切开的苹果、久存的荔枝等表面会变色,原因是植物细胞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催化多酚类底物(无色)生成了褐色物质,此过程称为褐变,不仅会影响外观,还会导致营养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状态下果蔬并没有发生褐变,是因为细胞内具有______系统,使多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分别储存在细胞的不同结构中而不能相遇。
(2)研究发现pH和温度都是影响PPO活性的重要因素,且具有叠加效应,荔枝果皮褐变作用机理如图一。一些商贩对荔枝用二氧化硫处理后冷藏,贮藏期可长达40-50天左右。推测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熏硫处理的水果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科学家已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得到了耐褐变转基因苹果,耐褐变机制如图二。要想获得该目的基因,可从苹果细胞中提取总RNA,以其中的mRNA为模板,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DNA(即cDNA)。通过PCR技术可在cDNA分子中专一性扩增出目的基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一

图二


(4)培养耐褐变转基因苹果过程中,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可行的是______
A.将耐褐变蛋白注射到苹果受精卵中
B.将苹果花序直接浸没在目的基因溶液中一段时间
C.将目的基因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后导入农杆菌,并侵染苹果叶肉细胞
D.将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直接注入苹果子房中
(5)研究人员利用了图二的RNA沉默技术。沉默机制是使目的基因的表达序列和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序列必须是______的,且要同时在同一细胞内表达,从而阻断苹果细胞内多酚氧化酶基因的______过程(数字),降低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水平。欲探究RNA沉默干扰是否成功,可检测苹果细胞中______或将苹果切开暴露在空气中观察是否褐变。
2021-07-22更新 | 1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