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目的基因的获取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7 题号:5103547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图1为限制酶EcoRⅠ的识别序列,图2表示目的基因及限制酶切点,图3表示目的基因上的DNA片段,图4表示质粒。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图1所示的限制酶EcoRⅠ切割外源DNA,就其特异性而言,切开的是__________之间相连的键。
(2)图3为目的基因中的某一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若图中的ACT能决定一个氨基酸,则ACT可称为一个密码子
B.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都可作用于②处,解旋酶作用于①处
C.若只用这个片段中的3个碱基对,排列出的DNA片段有64种
D.就游离的磷酸基而言,该片段与重组质粒相比多了2个游离的磷酸基
(3)若利用PCR技术增加目的基因的数量,由图2可知,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应选取__________作为引物(DNA复制子链的延伸方向5’→3’)。该DNA分子在PCR仪中经过4次循环后会产生等长的目的基因片段__________个。
(4)为了使目的基因和质粒定向连接并且有利于受体细胞的筛选,提高重组效率,应该选择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如果用限制酶PstⅠ、EcoRⅠ和HindⅢ同时对质粒进行切割,假设同时只有任意两个位点被切断且每次机会相等,则形成含有完整抗四环素基因的DNA片段有__________种。
(5)如果大肠杆菌是受体细胞,则其体内应不含__________基因,以利于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菌。目的基因能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其遗传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人胰岛素基因表达的最初产物是一条肽链构成的前胰岛素原,经加工后形成两条肽链(A链和B链)的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此后科学家又提出了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两种方法:“AB”法是根据胰岛素A、B两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两种DNA片段,利用工程菌分别合成两条肽链后将其混合自然形成胰岛素;“BCA”法是利用人体某细胞中的mRNA得到胰岛素基因,表达出胰岛素原后再用特定酶切掉C肽段。这两种方法使用同一种质粒作为载体。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法中人工合成的两种DNA片段均有多种可能的序列。“BCA”法是利用人体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的mRNA,再由mRNA经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胰岛素因,__________________(填“AB”、“BCA”或“AB和BCA”)法获取的目的基因中不含人胰岛素基因启动子。
(2)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人胰岛素过程中使用的质粒及目的基因的部分结构。为使目的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在设计PCR引物时可添加限酶__________________识别序列,PCR引物应该添加在识别序列的______________(填“3’或5’)端。通过上述方法获得人的胰岛素基因后,需要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若计划用1个胰岛素基因为模板获得m(m大于2)个胰岛素基因,则消耗的引物总量是_______________个。引物序列中的的GC含量越高,对PCR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步骤(写出具体过程)影响最大,越_________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目标DNA的扩增。
(3)PCR扩增的产物一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
A.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该酶主要在退火过程起作用
B.待测样品中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凝胶的浓度等都会影响DNA在电泳中的迁移速率
C.进行电泳时,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D.琼脂糖溶液中加入的核酸染料利于DNA在紫外灯下被检测
(4)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无色的X-gal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经钙离子处理大肠杆菌后,与重组质粒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将大肠杆茵接种到添加了____________和X-gal的培养基上筛选出_________色的菌落即为工程菌种。
2023-05-24更新 | 47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在过去的新冠疫情中,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曾被广泛投入使用,各地区也在广泛进行核酸检测。为了探究这两种检测方式的准确性(结果以阳性比例为指标)随感染天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以下实验。
(1)实验思路:选取健康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小鼠100只,分别标号1-100:并同时进行病毒感染处理,然后______,计算小鼠的抗原检测阳性和核酸检测阳性比例。
(2)实验分析:

   
抗原检测(原理见上图)往往是通过鼻拭子采集细胞及黏液样本,在缓冲液里进行细胞破碎处理,释放出各种物质,然后加入样品槽中,与样品槽中的新冠病毒蛋白单抗混合后,利用______法进行分离,从而确定是否为抗原阳性。核酸检测往往是通过咽拭子采集细胞及黏液样本,经一定的处理后得到病毒遗传物质,然后经过______扩增,通过检测产物量来确定是否为核酸阳性。若抗原检测阳性,则会在______线上出现阳性标记,若C线上没有出现阳性标记,则可能的原因有(填出一个即可)______。实验结果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的出现早于抗原检测,且核酸检测阳性的小鼠比例都高于抗原检测阳性比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实际应用:
与核酸检测相比,抗原检测有______的优点;实际使用中发现,若人体感染了其他病毒,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也会造成抗原检测出现假阳性,原因是______
2023-08-10更新 | 173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3】稻瘟病和褐飞虱是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两大病虫害。稻瘟病病菌种类繁多,为培育抗病虫害的水稻新品种,育种工作者进行了下列相关研究。
(1)现有纯合水稻品系甲和乙,甲对稻瘟病病菌X表现为抗病,对稻瘟病病菌Y感病;乙对病菌Y抗病,对病菌X感病。对病菌X的抗病与感病由一对基因M、m控制;对病菌Y的抗病与感病由一对基因H、h控制。
①育种工作者将甲和乙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F1对病菌X和Y均表现为抗病,检测F2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病菌Y

对病菌X

抗病

感病

抗病

150株

53株

感病

52株

17株

据表推测这两对抗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______。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同时对病菌X和Y具有抗性的F2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
②育种工作者根据M/m、H/h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对F2部分植株的DNA进行PCR扩增。已知M比m片段短,h比H片段短,扩增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符合选有目标的植株编号为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

(2)研究发现,甲和乙对稻瘟病病菌Z均表现为抗病性。为研究甲和乙中对病菌Z抗病基因的位置,育种工作者用两种水稻杂交,F1均对病菌Z表现为抗病性,统计F1自交后代F2的性状分离比。
①若F2对病菌Z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甲和乙对病菌Z的抗性基因可能位于同一个位点。
②若F2对病菌Z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甲和乙对病菌Z的抗病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通过筛选获得具有上述抗病基因且品质优良的纯合品系丙,欲将抗褐飞虱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与品系丙的抗病及各种优良性状整合在同一植株上,可采用的正确有种步骤是___________(按正确顺序选填下列字母)。
a.抗褐飞虱品系与野生型进行杂交
b.抗褐飞虱品系与品系丙进行杂交
c.品系丙与野生型进行杂交
d.杂交后代自交筛选抗褐飞虱个体,使其与品系丙杂交
e.杂交后代自交筛选抗稻瘟病个体,使其与抗褐飞虱品系杂交
f.多次重复d,筛选抗褐飞虱个体
g.多次重复e,筛选抗稻瘟病个体
自交,后代中选取目的基因纯合的植株,进行稻瘟病抗性和褐飞虱抗性田间实验鉴定。
2024-04-15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