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 微生物的培养与菌种保藏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4 题号:9121194
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脂肪酶,微生物B可以产生油脂,这两种物质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可从____取样,适当稀释后涂布于固体培养基,其稀释的目的是____
(2)微生物B产生的油脂不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易挥发,最好选用的提取方法是____
⑶判断提取的脂肪酶是否达到要求,需要进行脂肪酶纯度的鉴定,在鉴定的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是____;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脂肪酶的重复利用,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的固定化方法是____
⑷加酶洗衣粉是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除脂肪酶外,常用的酶制剂还有____等(至少写出两种)。为了探究加酶洗衣粉中脂肪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分析以下关于科学探究实验的资料,回答问题
Ⅰ、下面是最早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弗莱明所进行的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细菌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细菌没有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假设:……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然后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一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
说明:①在实验室里培养细菌常用琼脂配制成凝胶,平铺在培养皿里作为培养基(下图A)。
②某细菌需要添加特殊培养液才能正常生长(下图B)。

请回答:
(1)这一实验的假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产生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对照试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充分证明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Ⅱ、在医学实践中发现,有些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为了研究细菌对青霉素抗药性形成的机理,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1   取培养皿A若干(A1、A2、A3……),加入普通细菌培养基;取培养皿B若干(B1、B2、B3……),加入含青霉素的细菌培养基。
步骤2   将适量细菌培养液涂抹在培养皿A1的培养基表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的表面会出现一些细菌菌落。
步骤3   用灭菌后的丝绒包上棉花制成的一枚“印章”,在A1上轻轻盖一下,再在B1上轻轻盖一下,这样A1中的细胞就按一定的位置准确的“复制”到了B1之中。将B1培养一段时间后,B1中一定部位出现了少量菌落。
步骤4   根据B1中菌落出现的方位,将A1中对应位置的菌落取出,均匀涂抹在A2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又会出现许多菌落。
反复重复步骤3、4,在B2、B3……中保留下来的菌落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所有“复制”到B中的菌落全都保留下来,都具有对青霉素的抗药性。

(1)普通培养基中的营养要素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盐和水。
(2)一般情况下配置培养基的步骤是(      )
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        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
(5)溶化时,烧杯中加入琼脂后要不停地_____,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灭菌的方法一般为高压蒸汽灭菌,具体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细胞出现__________的结果。根据现代进化理论,青霉素在细菌抗药性形成过程中起___________的作用。
(7)如果B1中没有菌落保留下来,实验就无法进行下去。若要使实验进行下去,可以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19更新 | 10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I.酱油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其制作工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酱油的风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发酵过程中多种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对各类风味活性物质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大豆为主要原料,以黑曲霉为主要菌种生产制作酱油的原理是___________,然后经淋洗、调制即可制成酱油。
(2)酱油生产过程中,优良黑曲霉菌种的选育至关重要,常用的选育菌种的方法有从自然界中筛选,通过___________获得,通过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3)除黑曲霉外,多种微生物参与了酱油的制作。待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以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___(答出2点)方面的特征来进行微生物种类的区分和鉴定。
Ⅱ.自然界中某些微生物可通过分泌多糖和蛋白质来吸附水体中的微小颗粒,使其沉淀。如图表示从淤泥样品中筛选高效沉降污水中微小颗粒的微生物操作步骤。
   
(4)步骤I-V中使用涂布法接种的是___________
(5)设置步骤Ⅲ的目的是_________。
A.计算数量B.增加细胞数量C.稀释菌液D.获得单一菌落
(6)根据步骤Ⅱ和Ⅲ的目的,平板培养皿1中和平板培养皿2中的培养基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用下面编号答题)
①固体培养基             ②液体培养基             ③选择培养基
2023-08-09更新 | 285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冻土融化,很多年前被埋起来的古细菌如炭疽杆菌孢子可能被释放出来。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可引起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病。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
(1)细菌培养:
①为从炭疽病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炭疽杆菌,将采集到的患者皮肤脓胞渗出物稀释后滴于培养基表面,用涂布器涂匀,这种接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①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②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高压蒸汽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_____________(填“无机碳”或“有机碳”)。
③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h,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h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_________(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
(3)对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杆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细胞、B细胞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5-10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