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实现人生的价值 > 价值与价值观 >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 题号:1150652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

2003年“非典”肆虐之初,权威认定病源是衣原体,钟南山用严密的病例探究出病原体是病毒,力排众议,置个人荣辱得失于身外,坚守科学家的良知,义无反顾地奔赴疫区,不眠不休监测重症病房,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为战胜“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十七年后再出征,新冠疫情爆发初期,钟南山迎着未知的风险,第一时间逆行赴鄂前线,“只有在第一线,才能更真实地了解病毒”。欧洲疫情爆发,他视频连线欧洲同仁,全程英文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各种国际医学健康研讨会上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人类命运共通共融,关怀才是最好的答案。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颁授勋章奖章。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最高荣誉,大力宣传抗疫英雄的卓越功绩和光辉形象,强化国家尊崇与民族记忆,强化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示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不畏艰险、愈挫愈勇的民族品格,为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党心军心民心。


以钟南山为代表的抗疫英雄的事迹,生动诠释了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精神,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加以说明。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生活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在做人道理的指导下科学文明生活,是深刻理解所学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目的。

近年来,我每年的生活垃圾增加量很大,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为此,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之后,北京、深圳、太原等城市先后就生活垃圾管理进行修法或立法,旨在通过督促引导,严格监管,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结合材料,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角度,任选其一,谈谈我们该如何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2)在我国,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请对以下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归类。(填写序号即可)
①过期药品②果皮③碎玻璃片④厕纸
⑤废旧电池⑥旧衣服⑦渣士⑧菜叶菜根
2021-08-15更新 | 4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对于餐饮浪费现象,他用了八个字作评价: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他还引了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表达痛心之情。习近平强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特殊时期、关键时刻,习近平再次点名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再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意义极其重大!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共鸣,各地各部门纷纷结合实际出台政策举措,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建立长效机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坚决制止浪费行为。如,商务部召开餐饮协会、餐饮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座谈会,探讨推出半份菜、公筷公勺等措施。


材料二:针对社会上仍然存在的浪费现象,某中学某班级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召开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主题班会,并决定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不仅是全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然而,在我们的学校中,剩饭、半瓶饮料等“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追求享受、过度消费等现象屡见不鲜。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广大师生应正确认识国情,增强节约资源的自觉性、主动性,大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风尚。为此,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

(1)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倡导“房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意义。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请帮助该班学生补写完整倡议书。要求:方向正确,紧扣主题;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有总有分;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0-09-24更新 | 10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世纪40年代,留法归来的著名画家常书鸿出于对敦煌艺术的热爱和对古老文化的敬仰,毅然选择留在条件艰苦的敦煌莫高窟,并且将妻子儿女全都接来落户。过了一阵,家庭遭遇变故,妻子突然不辞而别,常书鸿骑马去追也没追回来。遭遇家庭离散之痛的他并没有离开,而是带着两个孩子继续坚持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敦煌工作的不少人都离开了,常书鸿依然坚守。不仅如此,他还四处招募青年人才,准备重整旗鼓,继续在莫高宿坚守下去。他说自己要舍弃一切侍奉艺术、侍奉这座伟大的民族艺术宝库,“在这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里,它是多么脆弱多么需要保护,需要终生为它效力的人啊!我如果为了个人的一些挫折与磨难就放弃责任而退却的话,这个劫后余生的艺术宝库,很可能随时再遭劫难!”“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我想我可以这样说:到目前为止,我的人生选择没有错,我没有一件让我后悔的事。”


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谈谈你对常书鸿人生选择的理解。
2022-11-27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