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活与消费 > 消费 > 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6 题号:1269825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经营者王峰,于2019年3月5日以每箱36元的价格购进生产日期为2018年7月28日,保质期至2019年3月28日的100箱米多奇馒头干。为了售完即将过期的产品,王峰购买了打码机和稀料在小包装上打上新的生产日期,准备再次将这些馒头干流入市场销售。


(1)王峰的做法正确吗?
(2)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20-21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1年3月2日早,马某收到手机欠费短信提示,短信账单显示2月份流量叠加包费用20元,事实上马某从来没有订过此项业务。随后,马某到荆河路某营业厅查询后才想起,20201年1月中旬,他的手机收到过一条短信息,说春节期间可以享受通讯公司提供的“20元,不限流量任我用”套餐短信预定服务,当时马某没有在意,随手将该信息删除。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告知马某,此类服务采用的是默认定制服务,不回复即表示同意订阅。马某认为这是强迫消费行为,通讯公司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要求返还被扣除的费用,但遭到拒绝。在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马某将该通讯公司告上了法庭。


运用相关知识,结合本案,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的知识,对通讯公司的侵权行为进行分析。
(2)诉讼是马某选择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运用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021-07-13更新 | 24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缺陷产品召回,是指生产者将不合格或不安全的产品及时从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手中撤回,通过修理、升级、更换、退货等补救措施,消除缺陷或者降低安全风险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六条规定:“产品投入流通后发现存在缺陷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及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等补救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2022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04次,涉及车辆448.8万辆;实施消费品召回690次,涉及产品996.6万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为什么要对缺陷产品进行召回。
2023-09-09更新 | 4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校外培训行业蓬勃发展,在满足学生个性化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违规失信等现象。有的只顾砸钱做广告招揽生源,而实际教学与宣传内容相去甚远;有的教学人员履历造假、良莠不齐,培训效果难以保证;有的收费缺乏依据、价格不够透明,发生纠纷时学生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等。这些现象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切身利益,也给校外培训行业带来了“诚信负债”。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提出学科培训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已经上市的要进行清理整治;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要重新审批,转为非营利性机构等细则。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知识,分析校外培训机构产生乱象的原因?
(2)结合“双减”政策谈谈对培训机构和消费者有何启示?
2022-02-26更新 | 1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