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爱国主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14998557

202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日。

为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孙中山宋庆龄与辛亥革命》文物图片展先后在北京宋庆龄同志故居和首义之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举办,并赴澳门展出。展览集中京汉两地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优势,以200多张图片和40多件/套文物,包括孙中山为湖北革命党人题写的“天下为公”“博爱”横幅,宋庆龄题词“辛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等,生动展示两位伟人对辛亥革命开创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贡献,再现武昌起义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

辛亥革命110年来振兴中华”总是响遏行云的时代强音,“民族复兴”总是激动人心的美好梦想。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发表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光荣,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我呼吁,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发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携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伟大精神的时代价值。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隆重的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1万多人汇聚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奠惨遭日军杀害的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80年前,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日本侵略者这一反人类罪行灭绝人性、令人发指,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十分黑暗的一页。80年后,侵略者的铁蹄虽然早被碾碎,但那段历史却是我们民族永远的记忆。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重大意义。
2018-05-17更新 | 48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内涵侧重点典故、诗词
爱国主义
伟大创造精神
伟大奋斗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
伟大梦想精神

2022-09-11更新 | 3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我以我血荐轩辕”,家国情怀从来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基因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中华儿女凝心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

2020年的中国战“疫”,书写着新时代“逆行者”的家国情怀。面对疫情,舍家为国、为国尽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数以万计白衣战士以生命赴使命的身影,是“苟利国家生死以” 的英勇无畏;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果敢担当;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在这幅新时代“战瘟神”的壮阔画卷中,人们不仅看到了举国抗疫的坚定信心,也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磅礴伟力。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之中,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居功至伟。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家国情怀具有凝聚中国人民战“疫”的磅礴伟力。
(2)中国战“疫”实践再次印证了一个结论:中华民族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分析此结论的合理性。
2020-10-10更新 | 1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