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9 题号:154571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五盘。”“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千百年来,神秘的太空承载了人类多少梦想和神话。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到“神舟”系列飞船进入太空,从嫦娥攬月、北斗组网到天问奔火、羲和探日……每一次腾空而起,是一个国家民族坚持不懈的进步,也是一代代航天人前后相续的脚步。

以太空授课的方式,无疑是当下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最鲜活载体,必将引领更多的青少年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在心底里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追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与此同时,飞天梦与科学梦将激发更多孩子筑梦逐梦圆梦,把底气、志气、骨气昂扬在胸中,一颗颗梦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多绚烂的花朵,成就孩子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材料二   中国在2018年首次在航天火箭发射数量上超越美国,在这一指标上跃居世界第一,但要看到,就其质量而言我国航空航天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将以航天强国建设为统领,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突破口,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同时立足于本国经济发展和对太空的需求,科学部署各类航天活动,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天宫课堂”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有关知识,阐释我国实施航天强国战略的合理性。
(3)请就更好地弘扬伟大航天精神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6字以内。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2014年6月12日,环境保护部等国务院八部委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2014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会议要求以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整治为重点,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二:2014年央视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人们感动于父母之爱的同时,也激起人们对青春的反思和对生活的追问。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以朴实细腻的歌词、深情舒缓的旋律,配以网友30年与父母的合影作为背景,深深触动着亿万观众的心,在对亲情的表述和对时光的感叹中传递着正能量,也折射出对“空巢家庭”和老人“精神赡养”等社会热门话题的思考。有评论认为,是央视春晚的舞台成就了这首歌曲,更是亿万公众的共鸣使歌曲爆红。
材料三:有“中国油茶之乡”的粤东某市,一位尝到种茶甜头的农民被问起成功的“诀窍”时,他说:“80年代我看到油茶有发展前景,便凭着热情和经验,大种老品种油茶,因产量低,近乎亏本;90年代,我看了很多农业科技书,按照书上的介绍去做,也没多少收获;进入新世纪,我认真研究了茶山土质酸碱成分,引进了新的油茶品种,并根据土质、气候特点来施肥和管理,终于摸索出一条种茶致富之路。”,他的成功之路还在当地通过电视台作了宣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务院八部委联合部署环保专项行动的原因。
(2)你认为该歌曲走红的原因是什么?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进行简要分析。
(3)请分析材料三所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道理。
2016-11-26更新 | 83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雄正气,千秋凛然!牢记历史,一往无前!致敬英雄、缅怀烈士是理所应当的社会文明风尚。而一些宵小之徒却发出了歪曲事实、贬损英雄的杂音。从潘某在微博上颠倒黑白,到网民“辣笔小球”诋毁戍边官兵,再到个别企业将烈士口号作为商标提交注册申请,相关事件有悖公序良俗,为人所不齿。历史不容抹黑,英雄必须捍卫!正义的审判永不缺席。警方对“辣笔小球”刑事拘留、对潘某开展追逃,依法打击亵渎英雄的行为;知识产权部门驳回相关商标申请并予以公布谴责,均彰显了法律对英烈荣誉的保护,让人们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但我们在明确法律底线的同时,也需要打造精神高地。从净化网络空间,到讲好英雄故事,从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多管齐下,才能让英雄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形成“崇尚英雄进而英雄辈出”的良性循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让英雄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说明我国决定依法打击亵渎英雄行为的正确性。
(3)请为学校开展“继承革命传统”主题活动撰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2022-02-19更新 | 21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城市需要城市精神,城市的精神与城市的特色风貌往往互为映衬。苏州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典雅、务实、内向、低调、简奢”;杭州的钱江潮涌、平湖秋月让人体会到弄潮精神与开放情怀。今天,不少城市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城市精神”,注入了文化内涵的城市精神,才会是丰满而坚实的,对外才能树立形象,对内方能凝聚人心。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城镇化进程。时代的加速度,也催促着人们去更好地坚守“文化的城市”“精神的城市”,守护城市里的文化乡愁。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谈谈对“一个城市需要有城市精神”的认识。
2019-11-25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