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法律与生活 > 民事权利与义务 >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9 题号:22060479

(2024长宁一模)面对长城这座巨大文化资源宝库,长城文化创意产业潜力无穷。

M景区开发了“长城礼物”系列文创产品。张某通过M景区电商平台购买了该系列文创产品,因对产品不满意,就在网上发表了买家评论并给予差评。双方沟通无效后,M景区电商平台向人民法院起诉张某侵害名誉权。

依据权利行使界限,你认为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请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某和张x飞系被告泗水县xx小学一年级学生(6周岁)。2022年9月13日下午课间操期间,王某和张x飞在玩时,张x飞将王某推倒,致王某肘部受伤,王某先后在泗水县人民医院和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8次,花费医疗费1809.30元。2022年12月29日,经济宁正诚司法鉴定所鉴定,王某外伤致右尺骨近端、右桡骨小头骨折,属十级伤残,花费鉴定费1000元。于是王某将张x飞和学校起诉到法院。


如果你是法官,请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就该案中各方的法律责任进行简要分析。
2024-03-18更新 | 276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互联网公司开发了某APP借贷平台,并持有、保管借贷人提交的个人资料信息。杨某于2022年6月在该APP借贷平台借款4万元,借期一年。借款前,杨某按照该APP借贷平台要求,注册登记个人信息,提供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和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授权通讯录联系人。后因杨某逾期未还款,杨某及其亲属、同事、朋友频繁收到自称是某APP或陌生人的催收信息。杨某认为该公司向他人恶意泄露其个人信息,侵犯了其隐私权,遂于2023年8月将该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该案中某互联网公司的做法进行评析。
2024-03-05更新 | 14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则近距离安装可视门铃造成邻里纠纷案例入选为中国法院2022年民事典型案例。

李某与张某是同一小区前后楼栋的邻居,两家最近距离不足20米。在小区已有安防监控设施的基础上、张某为更好监测住宅周边,在其入户门上安装一款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自动拍摄视频并存储的可视门铃,位置正对着李某的卧室和阳台。李某认为,张某可通过手机App操控可视门铃长期监控李某住宅,使得他人私人生活不得安宁,故要求张某停止侵害。而张某认为,只有侵犯他人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才构成隐私侵权,张某安装的可视门铃所拍摄到的图片模糊不清,也从未有窥探李某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的行为,所以不构成对李某的隐私侵权。李某随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出张某拆除可视门铃的诉讼请求。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是否支持李某的主张并阐明理由,说明本案对妥善处理相邻关系有何启示。
2023-07-19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