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9 题号:3894729
2015年底“飞天奖”自诞生以来第一次把奖项授予完全脱胎于网络文学的影视作品《琅琊榜》。来自第三方数据监控网站的统计显示,《琅琊榜》互联网累计播放量超过200亿次,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5亿,百度指数高达150万,《琅琊榜》现象,是时下网络文艺创作与传播的一个缩影。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热播的电视剧《琅琊榜》让琅琊山、琅琊阁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安徽滁州为让自己的琅琊山风景区借着《琅琊榜》火一把,带动地方旅游发展,把景区内的“会峰阁”改名“琅琊阁”,引来热议。
有人说,营销学中有一种“借势营销”,借助社会上受关注的事件推广产品,潜移默化地引导市场消费。但营造声势毕竟只是辅助手段,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才是制胜之道。巧劲用过了,可能就会弄巧成拙。事实上,滁州琅琊山本身的历史文化蕴涵足够丰富。打开滁州的文化“琅琊榜”,既有欧阳修留下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千古名篇,又有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皖东文化。守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加挖掘和弘扬,却要到虚构的电视剧里拉郎配,是否值得,要打一个问号。
(1)你是否认同“安徽滁州的借势营销”?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材料二:尊重原著、创新古装剧、讲究情怀……《琅琊榜》历经四年时间才从文字变成影像,是典型慢工出细活的代表。《琅琊榜》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作为一部大热IP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其实是中国年轻一代的“粉丝”,用“思想火花的众筹”,完成了这部作品。面对着国内大量只顾圈钱雷到内伤的糟心剧,《琅琊榜》的制作团队用一种传统质朴的认真态度,给观众们呈现出一部细节考究、演技精湛、特效精致的良心剧,受到大众的喜爱和好评。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琅琊榜》取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1月7日至9日,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一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本届大会重点聚焦创新发展、网络安全、文化交流、民生福祉和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探讨交流。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促进提升全球数字化发展水平,构建可持续的数字世界。本届大会共设置20场分论坛,重点探讨人工智能、5G、大数据、网络安全、数字丝路等热点议题,与往届大会比较,主题上更加聚焦,设计上更加新颍。

未来,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经济还将进一步为人类社会带来深层次变革。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圈进行重新审视,由此产生的互联网思维将改变所有商业模式,意味着社会组织方式、企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终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方法论原则分析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一一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互联网思维的产生及价值。
(3)在网络治理中,青少年网民是参与的重要主体之一,他们在网络信息的获取和鉴别、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以及网络伦理道德等方面急需提高网络素养,请你就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提出三条建议。
2019-03-07更新 | 13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浙江省S县响应省政府“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村落”的要求,启动“修老屋,传文化”活动。S县采取了四大举措:第一,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全面普查古村落资源,编制介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落的相关书籍;第二,加强对重点古建筑、古树名木的保护,责任到人;第三,“堵”“疏”结合,保持古村落原汁原味,“堵”是加强危旧古建筑的保护性抢救,“疏”是充分整合项目、资金,满足古村落居民对改善住房的要求;第四,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古村落保护利用,在不破坏古村落面貌的前提下,发展生态民俗等休闲养生项目,打造乡村艺术创意园和旅游观光村落。


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阐述S县推进古村落保护举措的合理性。
2021-01-10更新 | 7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不断把事业推向前进,关键就在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用科学理论指导伟大实践。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真抓实干、务实为民的历史。无论是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还是战洪水、抗地震、控疫情,我们党一路攻坚克难,一心为民造福,才能始终赢得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方志敏、董存瑞、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廖俊波、黄文秀……他们是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是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是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英雄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伟大的精神,构筑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让信仰之火熊熊燃烧,让精神谱系绵延不绝,我们党就能不断积聚生生不息的奋进力量。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结合材料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广大党员的积极影响。
(3)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请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每条字数不超过20字)
2021-05-13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