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6664144
材料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高票获得表决通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此次修正坚持在党的领导下,遵循了法定程序,发扬了充分民主,体现了全党意志,反映了人民心声,顺应了时代要求。修改宪法是时代发展必然、深化实践必要、完善法治必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我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修改宪法,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是我国宪法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为的是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
材料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政府 工作报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如今,共享理念更上升为国家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抓紧构建与共享理念、共享经济相匹配的公德、价值、文明体系,加强诚信约束和依法治理,使共享文化不断深入人心,成为大众的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以期趋利避害、兴利除弊,不断丰富共享资源,扩大共享领域,改善公共服务,谋求共建、共享、共赢的理想效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谈谈党在宪法修改中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培育和践行共享文化对发展共享经济的意义。
(3)请列举两个与共享理念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电子阅读的逐渐普及到剧场、影院的网络低价售票,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以其传播优势,颠覆了传统资讯生产的组织形式、传播途径、商业模式。2015年以来,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大举进军文化产业,阿里影业、百度影业、腾讯文学相继成立。文化与资本共舞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它再次激发起全民创新、创业,以及文化产业、创意经济的无限可能。
材料二: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的模式进入了2.0时代。2015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可以说是通过互联网将中国优秀文化传遍全世界。
材料三: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平台在带来阅读便利的同时,抄袭之风也不断蔓延,原创者的知识产权保障亟待跟进落实。提升内容品质、积极打击盗版是互联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规范网络知识产权制度既关乎文化创意产业的自身发展,更关乎国家的形象。
(1)互联网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3)乌镇是一个白墙黛瓦的千年古镇,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请就更好地传承乌镇传统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7-11-04更新 | 11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某县响应国家政策,注重发挥“乡村文化振兴”工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推动作用。该县大力丰富农家书屋和书的种类,引导群众走进书屋品味“书香”,营造崇尚阅读的浓厚乡风。开展农技培训,组织农业专家和本地“土专家”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手把手地指导群众学习提高种养殖技术,实现科技致富。绘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等为重要内容的文化墙,宣传村民自治知识,使村民争做最美“当家人”。使该县农村真正建成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和谐安定的幸福家园。

材料二: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其中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为主线,讲述了中华文明流淌过五千年历史长河,屹立世界潮头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创新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让中国有了更加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县“乡村文化振兴”工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文化自信的缘由?
2019-01-31更新 | 10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随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重达8.2吨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一举送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0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执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执行的最为复杂的航天任务。整个采样返回过程持续长达23天,发射起飞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在嫦娥五号之后,嫦娥六号、七号、八号还将在包括月球南极、月背的多个不同区域进行采样,为中国取回更多月球样本。同时,完成对月球环境的深度勘探,为未来的月球科考站打好基础。

2019年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首个有能力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在探月史上也将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航天战线大力传承和践行“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探月精神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全体航天人拼搏精神的成果,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又一奋斗成果,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奥秘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释传承和践行探月精神的现实意义。
2020-12-12更新 | 2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