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江苏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4 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2024年央视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形象融合了多件国宝元素,其腹部的云雷纹来源于青铜器何尊。云雷纹作为商周青铜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何纹饰,流行时间很长。云雷纹的长期流行反映了(       
A.先民们的审美情趣B.对几何图形的崇拜C.礼乐文化受到重视D.社会出现贫富分化
2024-03-21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史记》:“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李悝),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故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由此可知司马迁认为(     
A.国家经济强盛决定政权存续B.争霸战争改变社会文化风尚
C.经济发展是推动统一的重要力量D.变法改革势必导致国家政治变局
2024-01-24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六年正式在皇宫内设立了翰林学士院,选任擅长文学的亲信充任翰林学士。翰林学士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属员,不计官阶品秩,主要负责起草军国大事的诏制,而中书省官员则负责起草对一般臣僚的任免及例行文告。唐代翰林院的设立(       
A.提高了三省的工作效率B.实现了行政权的合理分工
C.扩大了任用宰相的范围D.加强了皇帝对朝政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文姬归汉图》(下图)系南宋著名画家陈居中创作的历史故事画,以东汉才女蔡文姬身陷匈奴最终回归的坎坷经历作为创作主题。此作品(     

A.反映出浪漫主义唯美画风B.蕴含着托古喻今的家国情怀
C.旨在厘清汉匈关系的演变D.大胆挑战封建正统思想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有学者指出,明朝皇帝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礼仪规范,稍有逾越就要受到来自文官的参劾和指责。皇帝不能与他的臣僚一样既有阳也有阴,任何个性的展露都被视为逾越规矩。这表明明朝(       
A.伦理道德左右了政府的决策B.君主专制受到严重挑战
C.文官集团对皇权有制约作用D.治国理政重视法律教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北洋水师的致远等舰曾于1890年前往南洋巡视,途径新加坡进行访问时,当地华人商民为之欢欣鼓舞,认为中国海军军威无比。此后,新加坡华人每逢冬季来临便开始热议本年北洋水师是否再来巡视。这一现象说明了(     
A.洋务运动达到自强目的B.清政府注重维护宗藩关系
C.新加坡华人的身份认同D.华人深受荷兰殖民者压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905年,英国人开设的“上海众业公所”,成为中国境内第一家以会员制形式组成的证券交易所,其中中国会员占13%。该所除经营买卖外国公司的股票外,还经营外商在华公司的股票,如上海钢铁公司、上海电力公司、中国垦殖公司(煤矿)等股票。上海众业公所的开设表明(     
A.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开始引入中国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C.英国侵略者控制了中国关税主权
D.列强大肆从中国掠夺自然矿产资源
2024-03-01更新 | 29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决战新高考(大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一年以来,边界政权割据的地区,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因此引起工农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红军士兵群众的生活的不安,有时真是到了极度。”为此,根据地(       
A.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逐步开展土地革命
C.组建民主联合政府D.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2024-01-26更新 | 248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49年11月25日,上海股市刚开市时,投机商们看到有棉纱售出,即拿出全部资金争相购入,有的人不惜借高利贷,但他们发现,上海等地的国营纱布公司,源源不断地抛售纱布,而且一边抛售,一边降低牌价。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资本家和政府争夺经济领导权B.新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政府以行政手段应对银元之战D.对小私有制进行改造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下表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的四次创业潮,据此可知(     
时间创业主体创业背景创业者平均年龄创业代表/企业
1979—1988年知青、待业人群、乡镇企业农民“个体户”政策出台30岁以下年广久“瓜子大王”
1992—1997年公务员、复员军人国企改制;公司法出台30—40岁俞敏洪“新东方”
1997—2006年“海归”互联网技术发展30岁左右马云“阿里巴巴”
2014年至今社会各界人士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40岁程维“滴滴”
A.都以民生行业为主B.创业年龄总体上升
C.产业转型趋势明显D.学历门槛不断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图还原的是古埃及时期金字塔的制作,根据希罗多德的描述,各环节如采石、运输、下河、上岸,不仅需要大批的石匠、工人、水手,而且需要大批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以及有足够镇压能力的军队,三十年方可完成一座。这说明埃及(        

A.社会动员能力强大B.科学技术水平较高
C.封建官僚系统完备D.实行中央集权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14世纪早期,佛罗伦萨城的人口超过10万,其经济命脉是毛织业、银行和国际贸易,仅靠毛织业为生的人就占三分之一;与一般封建帝国和封建王国中的城市不同,佛罗伦萨城本身是一个国家。这一时期佛罗伦萨的发展反映出(     
A.欧洲商路与贸易中心转移B.新生经济因素力量增强
C.西欧新兴民族国家的诞生D.人文主义成为主流思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美国当代学者威尔博·施拉姆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写道:“16世纪还很容易的报刊检查工作,到了17世纪就因为信息量的急剧膨胀而成为了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工作,任何一个有野心的、向往上爬的政客都会尽量回避这项工作。”这一状况(     
A.与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紧密相关B.助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C.对西方民主政治提出新的挑战D.根植于大航海时代的社会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有学者根据报刊收入的主要来源,将报刊分为广告主导型(广告收入超过刊物总收入的50%)和发行主导型(报刊销售收入超过刊物总收入的50%)两大类。如表为1879-1929年间美国广告收入占报刊总收入的演变情况。这反映了美国当时(     
年份美国的报纸与期刊广告收入占报刊总收入之比(%)
187944
188949.6
189954.5
190960
191965.5
192970.9
A.报刊广告版面超过了新闻版面B.广告主导型报刊兴起引领传媒潮流
C.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报刊转型D.发行主导型报刊逐渐萎缩退出市场
2024-01-24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5. 1917年11月8日,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等重要文件,宣布组建第一届工农政府即人民委员会。由此可见,苏维埃政权(     
A.得到农民阶级广泛拥护B.推行全面社会改革
C.积极准备社会主义建设D.注重满足群众诉求
2024-02-29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九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6.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趋势,随着近年来其进程明显加快,内在矛盾也暴露得更为明显和突出。欧盟作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典型组织,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其主要体现为(       
A.大区域集团和次区域集团的矛盾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矛盾
C.区域贸易集团多边贸易体系矛盾D.集团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驿道不仅遍布中原地区,而且横贯欧亚,旁及中、西亚的察合台、伊利汗国。一度断绝的中西传统商道及中原北方民族贸易之路借此得以恢复。沿着商道东行的外国商人,来自君士坦丁堡、波兰、奥地利、俄国、威尼斯、热那亚、西亚、中亚等地。从欧洲到中国路途遥远,沿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险恶,他们能携带大批金银珠宝、药物、毛料等商品来到中国,得益于驿道。驿站的直接或间接帮助,使欧亚国际商队长途贩运活动再度兴盛。《马可波罗行记》《通商指南》《柏朗嘉宾蒙古行记》等对这一时期的中西交往做了大量记录和描述。

——摘编自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第三卷)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驿道发挥的重要作用。围绕“元朝中西交往”这一探究主题,请补充除文献史料外其他类型的实物史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与唐朝相比在边疆治理方面的进步之处。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前期政府想方设法破坏华侨社会,颁诏将海外华人召回或是行文至东南亚各朝贡国,要求押解华侨归国。……到了清朝末年,受到西方风气的影响,朝廷对护侨的态度也积极起来。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北京条约》放宽华工出洋的限制,但同时要求地方大吏应与外国使节“会订章程,为保全前项华工之意”。从这一年开始,清政府才开始意识到海外华人也是大清子民,需要庇护,清政府第一次从国际的法理的立场来关注华侨并对其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相关政策加以保护。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经历了数次大规模内外战争,为了筹措经费可谓是绞尽脑汁。而在此时,华侨为了得到大清朝的承认和护佑,个个慷慨解囊,清政府发现海外华侨的捐款和汇款简直就是一座大金矿。

——摘编自劳焕强《小议近代中国移民政策与西方殖民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

材料二   如果我们把“华工援战计划”视为中国参战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其结果仍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战期间,如此众多的普通中国人与西方社会亲密接触,这在历史上也是前416所未有的事情。……当华工回国后,他们给国内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以及变革的理想。随着大战的结束,留欧华工纷纷返回国内,他们的眼界已经扩大了许多。其结果是,华工愿意在创建世界新秩序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方面做出他们的贡献。……著名的五四运动史研究专家周策纵指出,在五四时期,那些归国华工在欧洲的经历使他们在上海工会的组织化以及罢工活动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1)根据材料一,分析晚清政府侨民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工援战计划”对当时中国的重要意义。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老共产党员的生活帐本

(张健民,1938年入党,曾任山西省政协副秘书长。从1952年起,他事无巨细地记录了41年的家庭生活账。下表节选了其中部分支出记录。)

时间部分支出
1955641220买六月份面粉、粗粮、油等共支洋19.04元大礼堂开工商业改造会议伙食10天洋5.1
1956823913往工学院听邓初民报告三轮车费0.25元郭通同志借去洋60
1957911021买《八大文件合订本》支洋3.5
买省府礼堂戏票两张支洋0.6
195832买《工业成就展览》门票2张支洋0.04
1959113付元月份水电、家具、卫生等费洋9.59
1960426支公共汽车票、游公园门票洋0.08
19617141112修鞋跟支洋0.40
赠与三姐生活补助洋15
1962427买《中国过渡时期国民经济分析》等42.51
196358买《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等0.68
19642528修旧水桶、补袜子支洋4.4元买永久自行车一架支洋194

——摘编自刘涛、张宏伟《健民的账本》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间阶层在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他们不大拥有过去那种形式的资本、财产,却以股票等形式占有社会财富,以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生产,以付出自己劳动而获取较丰厚的收入。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中间阶层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蓝领”的就业人数。这一阶层的基础愈大,社会就愈稳定。他们作为劳动者可能与大资产阶级在利益发生冲突,而有可能与工人阶级联合,使其中一些人会下降到工人阶级的队伍中;另一方面,他们作为管理者也可能因为在生产劳动中的管理而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发生冲突,而与资产阶级联合使另一些人可能会上升到资产阶级的圈子中去。在经济上,他们作为社会生产、消费的主体和社会构成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将成为新的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政治上,他们对国内的政策、形势、利益以及全球问题等都很敏感,在统治阶级贯彻其意志的过程中施加一定的影响。

——摘编自胡小燕《浅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中间阶层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中间阶层发展壮大的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
2
中国近现代史
3
文化交流与传播
4
经济与社会生活
5
世界史
6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单题
20.4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活动单题
30.65中枢政务机构(汉-唐)单题
40.65宋元文学艺术 单题
50.65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单题
60.65洋务运动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单题
70.65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单题
80.4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单题
90.65恢复国民经济单题
10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110.65古代埃及文明单题
120.4文艺复兴 单题
130.65全球航路的开辟单题
140.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50.4十月革命的胜利单题
160.4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4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80.4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200.65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三、论述题
190.4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