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
江苏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4 7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龙山文化初期,陶寺早期聚落兴起,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处达四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地。墓地以宗族为单位排列布局,其中包含高等级家族的大墓,这些大墓同普通小墓共同混在同一墓区。这说明,陶寺早期聚落(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父系氏族社会已趋向瓦解
C.血缘族群关系较为牢固D.最高权力继承实行世袭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汉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文帝时,晁错提出“入粟拜爵”,这在客观上便利了富商购买爵位。景帝时期,降低了缴纳算赋做官的标准,以免使廉洁之士长期不能做官,但商贾之人可从中谋取厚利。汉初这些政策(       
A.导致抑商政策的废弛B.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C.迟滞了经济复苏进程D.有助于商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安史之乱后,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政府为保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分配控制权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土地拥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和自由处理权实际上得到承认。这一变化导致(     
A.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B.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
C.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D.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4. 北宋中后期的笔记小说《邵氏闻见录》中记载:“五代时陈抟有大志,曾经纠集数百人打算趁着天下大乱攻占汴州,半路听说(赵匡胤)太祖登极,笑着说:‘天下于是定矣。’便隐入华山为道士。”小说中的这一记述(     
A.夸大其词并明显具有神话色彩B.讥讽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乱局
C.有利于增强文学作品的可读性D.一定程度上有意遮蔽真实历史
2024-02-24更新 | 29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清朝前期,政府多次将官方修纂《明史》这一时政内容作为科举考试的策问试题,一批士子在策答中较为充分地阐发其史学见解,最终为官方《明史》的修纂所采纳。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注重舆论宣传B.摒弃文化专制C.提倡儒学治国D.强化政治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19世纪中后期,工厂制度进入中国。至1913年,工厂数量已颇具规模。对1913年以前开办或投资工厂的202人统计发现,地主占55.9%、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华侨占1%。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工厂制度(       
A.是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物B.是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
C.仍属于封建经济的范畴D.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有学者这样评论五四后的学生社团:“新潮社一派,隐然以胡适之先生为首领;国民杂志社一派,隐然以陈独秀先生为首领。前派渐渐倾向于国故整理运动。……陈独秀先生的一派,现在在做实际的社会革命运动。”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B.新文化运动中心变化
C.学者大都不看好国故整理D.新思想精神得以传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抗战时期,从事“有意义之史学”的著述者有相当一批人。史学界在这期间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差不多都集中在宋金、宋元之际及明清之交等异族入侵的特殊时期。该现象(     
A.体现历史学者的宏阔视野B.反映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C.揭示抗战精神的历史渊源D.彰扬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
2024-01-24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这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而且是南南合作的开端和典范,它宣布: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不干预或不干涉他国内政、用和平方法解决一切国际争端等十项原则。这次会议是(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D.1961年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2024-03-01更新 | 18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决战新高考(大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0. 下表反映了我国保障妇女权益的立法情况,《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制定和修订(     
1992年4月制定(妇女权益保障法),初步奠定妇女权益保障的基本框架。
2005年8月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确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地位。
A.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供法律保障B.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顺应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D.系统整合了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展现了凡人在神灵面前无力的困境。然而,伏尔泰却把俄狄浦斯塑造成一个战胜神灵的英雄。该剧在当时受到追捧。这折射出,当时(     
A.英雄主义思潮逐渐显现B.公众着力批判古希腊文化
C.戏剧成为主要娱乐方式D.反对教会神权成时代诉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9世纪末,法兰西地区的宗教会议,多次号召封建主和武士不劫掠教会财产。到11世纪中叶,此号召在欧洲其他地区得到推广,封建武士被要求去支持教会,每周三日落至周一日出期间停止一切争战。这反映出西欧(     
A.王权和教权的长期并立B.国王与教会冲突不断
C.基督教会强化社会教化D.封建主义秩序的混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1834—1841年,英国开始在一些规模较大的行政部门进行入门考试。后来,济贫办、教育部、公共建设工程部的总务办等部门也采用考试入职并取得较好成效。随之,考试开始从中央向地方普及,许多城镇都不再接受赐官制。上述变化(     
A.确认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B.扩大了行政部门职能
C.体现了官僚体系的理性化D.完善了责任内阁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20世纪20年代,法国洛林州中心城市梅斯市公园内,市民们推倒了德皇威廉一世的铜像,重塑了一座身穿法国兵卒军衣、头戴法国兵卒军帽、背着军用皮包的普通士兵的铜像加以取代。这表明法国(     
A.从德国手中收回了洛林B.君主派与共和派的妥协
C.平民化思想已深入人心D.民主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5. 1959年7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对赫鲁晓夫说:“谈谈我们的洗衣机各有什么优点,岂不比谈论我们的火箭各有什么威力更好?你想要的不也就是这种竞赛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美国试图放弃军备竞赛B.美苏争霸的优势在苏联
C.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工业D.美苏发展的侧重点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新科技革命主导技术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一项技术,而是由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新加工(制造)、激光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空间开发技术等组成的一种技术综合。这主要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A.促使科学转化为技术的速度加快B.高新技术呈现日益群体化的趋势
C.要求各国加强联系形成世界市场D.推动科学和技术的界限日益明确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古籍记载,战国时期,燕国就与朝鲜、日本有了交往。秦统一六国及其后的楚汉相争,旧燕国和齐国民众为逃避战乱逃到朝鲜半岛,有些人渡海进入日本。《日本书纪》中把这些来自中国的移民称为汉人或新汉人等,他们被称为华夏文明的传播机。公元57年,位于日本的一个名为“奴国”的部落国家,派遣使者携带礼物前来中国朝贡,并获赐“倭奴国王”金印。此时还有不少日本列岛上的部落国家主动遣使,与中原王朝寻求交往。隋唐时期,东北方向前往朝鲜的路线是从营州入安东道经河北、辽东到达朝鲜半岛。8—9世纪,“广州通海夷道”贯穿南海诸国、印度洋至波斯湾和东非海域,并与航向日本、朝鲜半岛的东北亚海路相连接,对东亚各国的发展影响巨大。

——摘编自李庆新:《海洋贸易、货币流通与经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和东亚邻国交往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华夏文明的传播影响了东亚的发展。
2024-03-26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南方,“平均需用农田三亩,可养一人”,而安徽农村平均每人仅得2.5亩。安徽农村的地租率在40%以上,佃农“有贫苦者,当春食粮,即已告匮,每以秋收抵押,借食度日。……地主催租不得甚至逼之售牛典衣作抵”。“除正供以外,加以种种附捐,一亩地至少总要完纳一元以上,现时(指1932年)谷价每石价值一元余,平均每亩即收谷四石或五石,其中差不多就要消耗一石在赋税项内”。"历年战乱,皖北无不殃及,无纪律之军队,每至一处,肆行征发,敲剥良善,无微不至"。“因国内政治混乱,内争迭起,对于天灾之预防救补绝不注意,故水、旱、风灾亦成农民之最大痛苦"。

——摘编自孙语圣《民国时期安徽灾荒成因浅析》

材料二   中共安徽各地方组织发动的武装起义,紧紧抓住农民这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在192911月的六霍起义中,15个乡的数千农民手持大刀、长矛等武器直驱独山,汇入起义洪流。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56次武装起义中,参加者达数千人的就有26次。这些起义后创建了豫东南、皖西等革命根据地。

——摘编自苗键《中共安徽九十年简史》

(1)根据材料一,简析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前期安徽农民贫困化的成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前期安徽农民贫困化的社会影响。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海派京戏,又称南派京戏,是发端于清末民初上海的改良京剧。下表所示为近代海派京戏的部分知名剧目的简介。

海派京戏部分知名剧目简介

首映时间剧目简介
1901《党人碑》以北宋书生谢琼仙的故事来影射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害一事。作者化用谭嗣同的诗歌在剧中痛呼:“他自仰天而笑,我却长歌当哭”
1904《瓜种兰因》(又名《波兰亡国惨》)据波兰被瓜分的真实历史改编,影射晚清时期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局面
1908《黑籍冤魂》(“黑籍”指鸦片)改编自同名小说,以一个家族五代人的视角展现鸦片在中国泛滥成灾的情况。采用话剧加唱的演绎方式,并在演出当场出售戒烟药。演出团队遭到鸦片贩子来信恐吓,也收到法国驻上海领事赴法演出的邀约
1910《明末遗恨》取自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后到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期间的历史,剧中扮演崇祯帝的演员,后参加辛亥革命,人称“革命艺人”

——摘编自上海通志馆《戏剧人生——沪上百年戏苑逸闻》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艺术创新与社会变迁”,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0. 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世界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诞生对现当代世界主要的史学流派都产生了 深刻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当代史学地图。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这段时期内,年鉴学派从已然在法国传播开来的马克思主义之中 汲取了许多观点。年鉴学派在历史研究方法上追寻跨学科的对话,扩展了历史学家赖以介入 过去的资料来源和问题。他们反对狭隘的、政治的和传记式的历史叙事方法,追求描绘全景式的整体史。他们认为在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表象之下,存在着长时段的经济和社会 力量的影响。同时,他们强调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反对个人和英雄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重视 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他们还反对经验主义,试图寻求构建整体历史知识体系的独特路径。

——摘编自沈坚《简论20世纪法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材料二二战后至20世纪70 年代末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日本史学界一直居于主流地位。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在战后民主改革及批判战前、战中意识形态的大背景下,其社会思想   意识、历史教育均面临重塑。马克思主义史家首先恢复了战时被迫中止的学会活动,并主导   成立了一些新学会。同时,他们展开了对皇国史观等错误史观的批判,远山茂树认为战时的   日本史学缺乏客观性,是“非科学的”,今后的历史学要重视“科学性”和实证研究。1954年     前后出现了“太阁检地论争”和“寄生地主论争”,论争发展成为持续多年的研究热点。马克思主义史学还与当时的社会运动相结合,不但在内部进行活跃的理论探讨、著述活动,更着力在国民及学校教育领域推广唯物史观,迅速占据了历史研究的核心地位。

——摘编自张艳茹《二战后的日本马克思主义史学》

(1)根据材料一,说明马克思主义史学对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日本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迅速复兴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
2
史学热点
3
经济与社会生活
4
中国近现代史
5
世界史
6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7
文化交流与传播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单题
20.65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单题
30.65赋税制度(汉-唐)单题
40.4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史学研究方法单题
50.4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60.4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单题
70.4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单题
80.4全国抗战的开始单题
90.4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单题
10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110.65启蒙运动单题
120.65中世纪教会单题
130.4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单题
140.65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单题
150.4冷战与两极格局单题
160.65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4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180.4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200.4史学研究方法
三、论述题
190.4瓜分中国的狂潮  戊戌维新运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