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广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24-05-24 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朝议,亦称廷议或集议,是中国古代的朝廷议事制度。秦汉皇帝一般不会轻易否决朝议之事,唐代规定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宋太祖也常常违心屈从廷臣正确的意见。到了明代,天子对不合己意的廷议结果则屡次下议或置之不理。上述变化主要反映了
A.决策失误逐渐减少B.中央行政效率提高
C.宦官专权日益严重D.君主专制权力强化
2021-02-01更新 | 281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据《魏书·高祖纪》载:“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绝同姓之娶。”周人确立“同姓不婚”原则的目的在于
A.强化礼乐制度B.巩固宗法制度C.促进民族交流D.控制地方诸侯
2021-07-17更新 | 290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甲骨文是商朝后期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些甲骨上所记录的占卜文字即甲骨卜辞。卜辞记载内容丰富,包括祭祀征伐、田猎、农耕、畜牧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这说明,当时(       
A.原始汉字开始出现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农业经济较为发达D.血缘宗法制度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战国时期在官吏组织中文武分家。如齐威王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魏惠王用惠施为相,庞涓为将;赵惠文王用南相如为相,廉颇为将。这种文武首脑的任用机制反映了
A.宗法分封制正在走向瓦解B.行政权与军事权同等重要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萌芽D.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2021-01-29更新 | 30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春秋左传》中有如下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这说明在当时
A.宗法关系趋向于瓦解B.王位继承有内在规则
C.选官制度越来越完善D.贤德是择君首要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商周时期
A.原始民主遗存制约君主权力B.政体中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C.社会舆论决定着君主的决策D.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2021-02-02更新 | 291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一中系列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有学者指出,“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中国必须再次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里“重新建构”是指
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B.从强调礼治到重视法治
C.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D.从地方自治到中央集权
2021-11-05更新 | 509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秦朝时,奏事有面奏和书奏两种形式,只有具备一定身份等级的大臣和贵族才可以当面向皇帝反馈情况、或请示皇命,书奏是具有上奏资格的官署或官员通过规定渠道呈递文书,请皇帝裁定审批。这一规定
A.体现了官僚政治的特点B.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力度
C.对地方形成有效的管理D.旨在维护皇帝至上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宋初设立通判,州长官不得单独签署文件,需要通判的连署,文件才能生效。至于通判的数目,“大郡州不及万户不置”;至于武臣驻地,则“小郡亦特置矣”。通判的设置体现宋代
A.官吏协作行政效率提高B.制度僵化导致因循守旧
C.行省长官掌握军政大权D.地方官员间的相互牵制
2021-07-07更新 | 550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