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西 高二 期中 2024-05-25 4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革故鼎新”一词出自《易经·杂卦》,意为“革除旧的,建立新的”。“开物成务”一词出自《易经·系辞上》,意为“通晓万物的道理并按此行事”。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这些思想被不同学派吸收借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依据是(     
A.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墨子呼吁“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
C.商鞅宣扬“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庄子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在编纂《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司马光详考史书记载歧异,说明去取理由,形成《资治通鉴考异》一书。此外,沈括《梦溪笔谈》、叶适《习学纪言》、洪迈《容斋随笔》等两宋时期的学术笔记对考证史事及文字、版本真伪也都有所涉及。这说明,两宋时期(     
A.文人精神世界受到压抑B.历史研究提倡经世致用
C.文化生活蕴含理性精神D.训诂考据成为学术主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1927年冬,工农革命军占领茶陵县城,毛泽东指示建立工农兵政府。新成立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设立了民政、青工、妇女等部门,并深入基层建立区、乡群众组织,组建工人纠察队、农民赤卫队等武装,明确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这些做法(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B.体现了先秦民本思想对共产党的影响
C.表明十月革命的经验在党内深入人心D.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系统性和成熟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在埃及共计大约110座大小金字塔中,最著名的就是吉萨高地的胡夫金字塔,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石块建筑物,重达625万吨,总共用了200多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这从侧面反映出古代埃及(       
A.社会组织能力强大B.宗教信仰氛围浓厚
C.物资运输依赖水运D.建筑技术领先世界
2024-05-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古罗马早期史学家尤为重视政治史,撰写于共和国后期的史书《喀提林阴谋》,不仅叙述风格,就连一些史评也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极为相似;成书于帝国早期的史诗《埃涅阿斯纪》有很多情节模仿了《荷马史诗》,有的地方甚至是照搬。这可用于说明(     
A.“希腊化”范围的扩展B.古罗马文学的虚构性
C.政体变迁的学术影响D.西方古典文化的传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A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阿拉伯文学具有独特性

B

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俄罗斯继承了拜占庭文化

C

12世纪末,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D

玛雅人发展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阿兹特克人农业的特点之一是“浮动园地”;印加人建造彰显高超建筑艺术的马丘比丘城古代美洲文明呈现多元特征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为打击占据罗马西班牙行省的日耳曼人分支汪达尔人,415年,罗马统治者支持另一分支西哥特人迁徙至西班牙。之后,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王国并定居于此,并与当地土著及罗马人接触来往,相互联姻。这说明西哥特人的迁徙(     
A.改变了欧洲的区域族群分布B.解决了罗马帝国的边境压力
C.造成了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D.限制了西班牙土著文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6世纪起,出生在中美洲的白人移民后裔被称为“克列奥人”,以区别生于西班牙的“半岛人”。到18世纪中后期,一些克列奥人开始自称为“美洲人”,并愈发痛恨来自西班牙的父兄辈。这实质上反映了(     
A.拉美独立运动加快民族觉醒B.人口迁徙催生新的民族认同
C.欧洲人的种族歧视观念浓厚D.西班牙的殖民霸权受到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改革开放以来,受大环境、技术、资本和政策的推动,我国掀起了一股“下南洋”风潮,大批创业者、管理层和梦想成为新中产的年轻人迁徙到了新加坡。这说明(     
A.我国和新加坡有共同的信仰和习俗B.经济全球化推动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C.新加坡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D.人口输出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阿富汗北部和哈萨克斯坦西北部都有汉代漆盘残片、铜镜和丝绸、服装等出土;叙利亚也出土了带有汉字的绢。这些考古发现可用于印证汉代(     
A.丝绸之路的贯通B.手工业的先进性C.外交空间的扩大D.移民实边的政策
2024-05-24更新 | 45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720—1770年,停泊于广州港内的欧洲商船不断增多,从中国购回茶叶、瓷器和丝绸等。仅1766年,造访广州港的欧洲商船就多达34艘,其中包括21艘英国商船。由此可知,当时(     
A.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B.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C.中国的商品深受欧洲市场欢迎D.中国逐步向英国开放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亚历山大在远征中,无论他把军队带到哪里,他都以希腊的形式建造希腊城市。在这些希腊人的生活中心,最初的希腊人或马其顿人与当地居民生活在一起。由此可见,亚历山大远征(     
A.稳固了帝国的统治秩序B.推动了不同文化的碰撞
C.助力希腊文化远播亚非D.丰富了国家治理的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9世纪末,清朝统治者认为日本“专用西方制胜”,痛切感到“一代有一代之兵制,一时又有一时之兵制,未可泥古制以疗新病,居夏日御冬裘也”。这说明(     
A.清政府主张全面效法日本军事体制
B.晚清统治集团认识到兵制改革的必要性
C.学习西方科技已成为当时朝野共识
D.甲午中日战争制约清朝政治制度的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985年,美国国会和大使馆支持美国电影协会在韩国建立好莱坞发行公司,要求韩国增加放映好莱坞影片的时间。另外,在与加拿大、法国就电影产品在商品与文化定位上发生冲突后,美国对这两个国家采取了经济制裁措施。这反映出当时(     
A.美国文化霸权主义凸显B.“冷战”逐渐渗透至文化领域
C.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D.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如图所示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官立两广高等工业学堂颁发的修业文凭。文凭上用工整的毛笔字写着学生的修身、国文、算学、历史、物理、化学、英文、地理等12门学科的分数。从中可以窥见,清末教育(     

A.实现了近代化转型B.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C.难以培养实用人才D.呈现新旧并存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从1834年通过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起,希腊在对待古迹方面的基本原则就是“文化遗迹永远是第一位的”。尽管一些人认为过于严格的法律有时候会影响经济增长,但希腊文化遗产保护优先的原则从来没有动摇过。希腊的这一做法(     
A.促使社会治理水平得以高度发展B.使文化立国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
C.秉持优先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D.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借鉴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东汉末年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畜牧生产呈现一路下滑的趋势,在魏晋—隋唐时期,当地畜牧经济发展却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反弹过程。在这一历史阶段中,畜牧区域曾一度向东南方向显著扩张,国营和私营的大型畜牧业都取得明显发展。可以说,十六国至唐初,黄土高原地带一直是胡、汉混杂居处而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其经济生产也以畜牧业为重。由于畜牧经济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羊肉酪浆”之类的饮食物品乃成为“中国之味”,“食肉饮酪”在社会上曾一度相当流行。唐代胡食风行,胡食的特点之一就是食肉量较大,而畜牧业的发展,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肉食来源。

——摘编自王利华《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畜牧业的变动》

材料二   20002003年,重庆市外迁农村移民12.16万农村移民,2004年继续外迁2.34万人。截至2003年,外迁移民占三峡库区全部农村移民的41%,减轻了库区的土地负荷和人口压力,有利于防止乱垦滥伐和水土流失。1998年以来,三峡库区停止了开垦荒地,对已开垦改造的25度以上的荒地和低产地,逐步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截至2004年,重庆市的自然保护区达到48个,总面积8290平方公里,初步建成重庆市及三峡库区珍稀濒危动植物抢救、繁育及迁地保护中心。

——摘编自刘德绍、杨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六国至唐初,黄河中下游地区畜牧经济反弹的表现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从迁出地的角度,说明三峡移民的意义。
2024-05-2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贸易中心在古代是推罗(西亚古城)、迦太基和亚历山大里亚,在中世纪是热那亚和威尼斯……世界交通枢纽在中世纪是意大利,在近代是英国,而目前则是北美半岛南半部……加利福尼亚的黄金(发掘)和美国的不断努力,将使太平洋两岸很快就会同现在从波士顿到新奥尔良的海岸地区那样,人口也那样稠密,贸易也那样方便,工业也那样发达。那时,太平洋就会像大西洋在现代,地中海在古代和中世纪一样,起到伟大的世界水路交通线的作用;而大西洋的地位将要降低,而像现在的地中海那样只起一个内海的作用。

——摘编自马克思《时评·185012月》

材料二   谈到中国,那么,我在仔细分析了1836年以来的贸易动向之后,可以肯定地说……五口通商和(英国)占领香港仅仅产生了一个结果:贸易从广州转移到上海。

——摘编自马克思《马克思致恩格斯1858108日》

材料三   明清以来,为了防范海盗对沿海地区的侵扰,中国实行了严格的海禁政策。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野蛮地轰开了中国大门。1872年,有朝廷重臣在奏折中提出,当时欧洲国家一步步接近中国,要求和中国通商,中国正面临三千余年一大变局。

——摘编自张峰《马克思论世界经济中心转移与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全球贸易网变化的主要趋向,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全球贸易网变化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起,西方文化大肆入侵亚洲和拉丁美洲。西方文化在这些土地上开始占据重要,甚至主流地位。但是,亚洲和拉美的民族文化并未因遭遇殖民而消散,反而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而不断发展。亚洲的儒学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根本的差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却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譬如新加坡社会融合儒学文化与西方文化,形成了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的新文化。在拉丁美洲,几百年间,原生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冲突、融合。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巨翅老人》就展示了这种欧洲殖民文化与拉美文化尴尬的“混杂状态”,但这种融合最终形成了追求相互沟通与理解、多元共存、博采众长的新拉美文化。

——摘编自范景兰、侯宣辰《后殖民批评视域下〈巨翅老人〉的文化意蕴解读》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文化侵略美洲的概括。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具体的国家,举例说明后殖民时代的民族文化建构的做法。
2024-05-2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初,作为“小说界革命”倡导者,梁启超认为小说是一个万能之物,可以革新政治、道德、风俗,乃至可以决定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小说界革命”口号的提出,一时间如晴空霹雳,给小说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清末“小说界革命”部分代表作品对国家未来的畅想

小说

相关内容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1902年)中国实施维新变法成功后成为世界强国,在五十周年庆祝大典上,西方各国诸友邦皆特派兵舰来庆贺,英国国王、皇后,日本皇帝、皇后,俄国大统领及夫人皆亲临致贺;其余列强,皆有头等钦差代一国表贺意。外宾齐集南京,好不匆忙,好不热闹
碧荷馆主人《新纪元》(1908年)故事时间设定在1999年,中国已改用立宪政体多年,有中央议院,有地方议会,政党及人民私立会社甚多。所有从前被各国租借去的地方,已一概收回,就连各国在中国的领事“早已于前六十年收回(撤回)的了”……国家每年的入息,有两千三四百兆左右。养兵费占到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各国深深忌惮中国,彼此商议、共同筹划抵制中国的发展。而中国人异常团结,各种科学也异常发达,他国难以得逞
陆士愕的《新中国》(1910年)借梦境展示立宪四十年后,街道上,马路修筑得异常宽广,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柜台里的伙友都满脸和气,不似从前划一不二价的面孔。寻常马路中站岗的英捕、印捕(列强在租界中自辟的巡警)一个都不见,只有华捕,也都换了服式,都穿着中国警察号衣

——据王敏《“小说界革命”与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等整理

阅读材料,围绕“小说‘革命’与国家命运”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交流与传播
2
中国古代史
3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4
经济与社会生活
5
中国近现代史
6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单题
20.65宋元文学艺术   宋元科技 单题
30.65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单题
40.65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单题
50.65欧洲文化的形成单题
60.65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单题
70.65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单题
80.65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单题
90.65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单题
100.65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单题
110.65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单题
120.65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单题
130.65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单题
140.65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单题
150.65清末新政单题
160.65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180.65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190.65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三、论述题
200.4戊戌维新运动  民族危机的加深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