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恒立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测试历史试题
江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4-05-26 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古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语言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有学者将百年来现代汉语的发展历程总结为如下图。由此可见(     

注:普通话主要为大陆地区使用的汉语;国语主要为港、澳、台地区使用的汉语;华语主要为海外地区华人使用的汉语。
A.全球化程度提高促进汉语各支靠拢B.经济水平和语言相似程度密切相关
C.现代汉语各分支均源自古代汉语D.意识形态区别是语言分离的主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在汉代,朝鲜半岛官方曾邀请中国医生前去讲学,也有朝鲜半岛人主动到中国学习中医;朝鲜半岛传统医学著作《东医宝鉴》就是在中国医学典籍《素问》《伤寒论》等基础上编撰形成的。该材料可用来说明(     
A.朝鲜对外文化交流频繁B.中朝医学历史传统相似
C.中华文化对外开放包容D.中华文化影响范围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迄今大量遗存下来的苏美尔楔形文字契板书主要是那时当事人为订立契约而制作的。买卖、出借、誓约及保证等承载民事往来、商业贸易的契约愈成熟,其条款内容愈加简明扼要。这表明(       
A.古代西亚民事活动日益契约化B.西亚成为古代契约文化的源头
C.西方文化对两河流域影响广泛D.两河流域文化与希腊文化互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古罗马早期史学家尤为重视政治史,撰写于共和国后期的史书《喀提林阴谋》,不仅叙述风格,就连一些史评也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极为相似;成书于帝国早期的史诗《埃涅阿斯纪》有很多情节模仿了《荷马史诗》,有的地方甚至是照搬。这可用于说明(     
A.“希腊化”范围的扩展B.古罗马文学的虚构性
C.政体变迁的学术影响D.西方古典文化的传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公元五至八世纪,神道教吸收中国儒家与佛教学说后,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从简单的对地方神灵的崇拜,到富有政治意义的对太阳女神(天照大神)和皇室的敬仰,一直是日本人对政府和社会的重心。据此可知(       
A.日本消极学习外来文化B.儒教和佛教在日本完成了本土化
C.儒教和佛教不受日本人欢迎D.日本学习外来文化服务于本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据下表可知,古代中国(     
出处内容
《通典·食货》(商)鞅以三音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于是诱三普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泰人应敌于外
《史记·匈奴列传》汉已得浑邪王,则陇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徙关东贫民处所夺匈奴河南、新泰中以实之,而减北地以西戍卒半
《明移宗实录》江西万羊山跨连湖广、福建、广东之地,旧称盗薮(强盗聚集之地),而各省商民常流聚其间,皆以种蓝(用于制靛的植物)为业
A.政府在区域人口迁移中处主导地位B.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多元性
C.社会环境变迁影响人口的区域流动D.人口迁移助推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6世纪起,出生在中美洲的白人移民后裔被称为“克列奥人”,以区别生于西班牙的“半岛人”。到18世纪中后期,一些克列奥人开始自称为“美洲人”,并愈发痛恨来自西班牙的父兄辈。这实质上反映了(     
A.拉美独立运动加快民族觉醒B.人口迁徙催生新的民族认同
C.欧洲人的种族歧视观念浓厚D.西班牙的殖民霸权受到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阿拉伯著名医生累塞斯(850~932年),将自己的医学思想建立在希波克拉底(古希腊)的体液学说之上,致力于将其和盖伦(古罗马)的医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协调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新的医疗体系与方法,成为“穆斯林医学之父”。该材料表明(     
A.阿拉伯文明与欧洲文明具有同源性B.文明交流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C.阿拉伯更加注重对世界文明的传承D.阿拉伯世界缺乏独立的医学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这一时期亚非国家的原料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制成品的国际贸易额均出现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     
A.工业发达国家占据多数市场份额B.商品生产者和文化传播者逐渐融合
C.亚非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渐趋重要D.国家间经济往来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希腊化艺术随着马其顿战争涌入罗马,优秀的艺术品都装饰在城市各个地区的公共神龛和空间里,尽管模仿者制作了希腊艺术精品的复制品,但富有罗马艺术风格的特征也明显地出现了,特别是人物塑像方面大胆地表现了面孔上因岁月所带来的皱纹。这表明(       
A.罗马对外扩张破坏了希腊文化B.马其顿王国开启希腊化时代
C.战争促进了希腊罗马文化交融D.希腊对罗马文化的影响有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806年9月,普鲁士参加了英俄普组成的第四次反法联盟,第二年俄普联军战败。普鲁士被迫签订和约,失去一半以上国土并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普鲁士失去独立和强国地位,陷入全面崩溃境地。为此,普鲁士的一些自由主义贵族,寻求变革之路,促成了德意志民族反对异族统治和压迫的民族解放战争。这表明(     
A.新的国际关系体系正在形成B.拿破仑战争推动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
C.自由平等思想在欧洲广泛传播D.德意志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挪威学者盖尔·伦德斯塔德在《战后国际关系史》一书中指出,殖民强权渐渐了解到这样一个事实:独立未必引起宗主国和殖民地间关系的极大变化。经济、军事和文化的联系可能依然不变。那样,原宗主国还可能免于花费巨额资金来保持行政控制。独立也使得殖民强国不必再对殖民地的发展计划负全部责任。该观点(     
A.否定了西方殖民侵略的丑恶历史B.揭示了“非殖民化”的真实成因
C.忽视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威力D.贬低了宗主国放弃殖民的主动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西方服装设计师把龙、梅花、凤凰等中国元素融入服装设计中。立领、中国纽扣让西式服装具有东方的优雅,这类带有东方韵味的服装越来越受到西方时尚达人的青睐。这反映了(     
A.西方服饰抛弃民族文化
B.“中国风”引领服装时尚
C.服饰变化蕴含文化交融
D.文化发展的同质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2024年2月2日至4月14日,辽宁省博物馆为观众奉上《飞龙在天——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展》,用精美的龙文物来阐释龙文化的内涵。也希望通过此展览能激发观众作为“龙的传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传播龙文化,传承龙精神。这说明博物馆(     )
A.全方位向公众普及自然领域知识B.是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C.承载着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功能D.成为进行国民教育最有效的场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20世纪以来,英国政府依法设立负责决策咨询服务、资金赠予的国家乡村机构,授权国家信托和乡村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基于国家利益从事传统村落资产的收购、保护和开发工作,进而最大程度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积极性,有效地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的理念和远景。英国的这一做法(     
A.提升了公众对遗产保护的认可度B.强调文化遗产完整性真实性
C.保护了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多样性D.注重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20世纪后半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国际组织先后制定并通过了一系列宪章和建议(如下表),这些国际文件反映了(     
时间文件主要内容
1964年5月《威尼斯宪章》肯定了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1972年11月《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国际保护措施
1976年11月《内罗毕建议》提出了对于历史地区如何保护的观点和方法
1987年10月《华盛顿宪章》强调对历史街区等重要文化空间载体进行保护
1994年11月《奈良真实性文件》强调文化多样性和遗产多样性的意义
A.国际组织积极守护历史文化遗产B.国际社会立法强制保护文化遗产
C.历史文化遗产的种类呈现多样化D.各国重视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建设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国人出国侨居者益增多,其目的地多为日本、南亚及东南亚。尤其在“隆庆开关”后,沿海人民相率出洋。而16世纪以来,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的殖民开发,也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海外移民的推力。至清朝,华商船舶运载国人出国规模逐渐扩大,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曾上奏道:“数省内地,积年贫穷……(贩洋贸易船只)多载人民,深有可虑。”运载和安置移民则是华商网络规范经营的组成部分。新来者有人接待并协助寻找生计,遍布各地的华人社区的甲必丹(侨领)负有此项使命。移民华人多与当地人结婚生子,并将制陶、造纸等技术带到南洋,甚至出现华人创办的陶厂和船厂。18世纪30年代,陈伦炯曾记录道:“中国人在彼(雅加达)经商耕种者甚多……人口浩盛,住此地何啻十余万”。

——摘编自庄国土《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大潮》

材料二: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经济元气大伤,危害最烈的莫过于沿海地区,大批过剩的劳动者沦为无产者。与此同时,西方开拓海外殖民地,如澳洲、美洲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口众多、劳动力廉价的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目标,并迫使清政府在《北京条约》中承诺:“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法)国船只,毫无禁阻。”在招工公所的强迫与欺骗下,华工领着一笔预付薪酬踏上了海外之旅,因为这些华工均有契约在身,故被称为契约劳工。与此相伴而生的名词还有苦力贸易、负债劳工和猪仔贸易。

——摘编自朱国宏《近代中国大规模的国际迁移:1840~1949》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掀起新一轮的海外移民大潮。台湾是最早大规模派出留学生的地区。截至2000年,在美台胞的52.9万人中,留学移民占41.3%,工作移民占30%。中国大陆大规模派遣留学生虽迟,但增速快,在2006年已超百万人,并成为中国人移民国外的主要渠道之一,其中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滞留率长期居高不下。据统计,2008年,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新移民规模达1040万,其中以北美地区最为集中,约275万;欧洲(含俄罗斯),约190万,大洋洲、日本、新加坡和韩国共超200万。随着中国资本、产业和商品进入东南亚,云贵川湘的海外移民群体也快速增加;北方及内陆省份利用各种途径出国务工的现象也日益增多。此外,《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指出:中国大陆个人资产超过1亿元的企业主中,有27%已移民,47%正在考虑移民;个人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人群中,近60%已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

——摘编自庄国土《全球化时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新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时期华人移民东南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与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代我国移民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中国海外移民潮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柏拉图(前427——前347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曾在雅典创办过阿加德米学院。在教育作用方面,他认为良好的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卫国者的保证。他认为教育在改造人性上也有着巨大的威力,因此他要求国家严格控制教育。柏拉图的最高教育目的则是要培养“哲学王”,经过教育培养的精英可以成为优秀的哲学家,最终成为统治者。在教育对象上,他主张“精英”教育,应该从第一、二等级中选出最优秀的年轻人进行学习。在教育方法上,柏拉图提倡启发诱导,他认为,只要经过启发,没有学习过的人也能自觉地推导出数学、几何等公式。柏拉图以上的教育理念对欧洲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陈桃兰《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

材料二   到公元前6世纪,在中国和希腊都开始出现了哲学家。在此以前,中国已有《尚书》《诗经》,希腊已有《伊里亚特》《奥德赛》等等,它们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为古代哲人们提供了思考的资料。在古代希腊,原有祭神求福的传统,但哲学家出现以后,他们开始思考世界“始基”是什么的问题,并且试图以某种物质作为“始基”来解释世界。在古代中国,也长期有祭神求福的传统,可是在西周时期就开始有了对天将信将疑的思想倾向。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重人事而不重天,这都反映了一种人在自然关系上的某种精神觉醒。在古代希腊,许多哲学家都讨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书都是集中讨论这一问题的著作。在古代中国,也有孔子主张爱有等差的“仁”,墨子主张爱无区别的“兼爱”等等,不同的学派都为自己的主张作了论证,处于争鸣的状态中。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们当然不可能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上的认识问题,他们能对此有所反省,提出问题,并试图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一种精神的觉醒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柏拉图教育理念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和希腊哲学思想存在共同点的原因,并说明中国和希腊先哲精神觉醒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殖民者和移民不断从欧洲吸收文化营养,将欧洲文化移植到拉丁美洲。而土著在竭力维护、承继拉丁美洲古代文化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欧洲文化的熏陶。拉丁美洲古代文化和欧洲文化的融合,再加上非洲和亚洲文化的滋润,孕育、产生了一种颇具特色的拉丁美洲新型文化。

——摘编自[美]赫顿·韦伯斯特《拉丁美洲史》上)

材料二:参加反法同盟的欧洲各国君主们担心法国革命引起本国革命,因此设法扑灭法国革命以期恢复旧有的欧洲大陆封建统治秩序。拿破仑政权则通过战争革命的方式来维护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并巩固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拿破仑将一部分南部斯拉夫人集结在一起,希望他们恢复政治独立。同时,他还进行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废除允许各省自主特权的封建制度,代之以行政集权,创造了发展政治民族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个意义上他甚至可以算是几个现代民族的缔造者之一。

——摘编自许丹《论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历史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的殖民活动对拉丁美洲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战争在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争与文化关系的认识。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古代雅典、古代中国建筑的相关情况。

古代雅典雅典广场位于雅典卫城的西侧。雅典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中心,除了日常经济生活以外,还是思想以及艺术交流的场所。雅典广场由一系列的建筑和室外空间共同构成,其中包括神庙、议会、法庭、工商交易设施、音乐厅以及图书馆等
古代中国《周礼·考工记》对各种城邑的形式、数量、规模和布局等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定。一般都城有三道城墙:宫城、皇城、外城(郭)。
明清紫禁城严格地按“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北京故宫(占地72公顷)中,有一条2000米长的内河,20座桥涵,分布着宫、殿、楼、阁、亭、榭、厅、堂、廊、厦、门、庑,起伏错落,疏密有致,体现了传统宫殿建筑艺术的壮丽和雄伟
某学者认为,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学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5-27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三)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交流与传播
2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单题
20.65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单题
30.65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单题
40.65欧洲文化的形成单题
50.65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单题
60.65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单题
70.65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单题
80.65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单题
90.65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单题
100.65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单题
110.65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单题
120.65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单题
130.65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单题
140.65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150.65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单题
160.85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180.4欧洲文化的形成  孔子的主张、活动
190.4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三、论述题
200.4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