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东莞市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广东 高二 阶段练习 2024-05-24 1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政治史(旧)、文化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目前发掘的良渚古城,内城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大大超出同时代中国古城遗址,堪称“中华第一城”。学者推算良渚古城和外围的水利系统土方量总计约1100万立方米,若以每天开采、运输和堆筑1立方米的土石各需1人计,每年出工30万人,整个工程需要连续建造110年。由此推测,良渚文化(     
A.生产力水平进入青铜时代B.存在较大的组织动员机制
C.迈入高度成熟的阶级社会D.建筑技艺高超领先于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商人认为天命神祇决定现实的一切,他们要做的就是对神灵进行丰厚的献祭。周人则认为天命赐予是有选择的,文王之所以能受天命,主要是勤政节俭、礼贤下士、与民同乐。商周天命观的变化反映出周人(     
A.摒弃天命权威B.实施儒家仁政C.提出隆礼重法D.重视以人为本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春秋时期,晋国内部出现大小宗之争,曲沃小宗历经三代,历时六七十年,最终灭掉晋国嫡系大宗,并通过“尊王”争取到周僖王之册封,位列诸侯,史称“曲沃代晋”。“曲沃代晋”反映了
A.血缘宗法关系遭到冲击B.诸侯争霸导致礼崩乐坏
C.诸侯坐大蔑视天子威权D.尊王攘夷成为各国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佛陀弟子目连救母的故事。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孟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这一衍变表明
A.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
B.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
C.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
D.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汉代郡国学的首创者是景帝时蜀郡守文翁。汉武帝即位后,令天下郡国仿效文翁兴学,以“五经”为主要教科书。郡国学教授经学的目的在于
A.为实行考试选官奠定人才基础B.继承西汉传统的治国策略
C.培养通晓儒家经典的郡县属吏D.禁绝儒学外其他各家学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中国古代有大量外来的农作物传入并推广种植。秦汉到唐宋之间传进来的基本上叫“胡”,例如胡萝卜、胡椒、胡瓜等;宋到明清时期传入的基本上叫“番”或者“洋”,例如番薯、番茄、洋芋等。外来作物命名的变化反映了(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B.民间对外来事物接受态度不同
C.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D.西方殖民侵略不断加深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以儒为核心,以儒、释、道为主体的文化结构;中国艺术虽然有不同门类,但书画同源,诗画表里,乐舞一体,乐画相通;中国文化的思维特征是注重直觉体悟,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这体现出中国文化的(     
A.延续性B.本土性C.多元性D.整体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表呈现了蔡元培的主要事迹。这说明他(     
时间活动
1892年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1904年组织建立光复会
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A.用民主科学改造封建思想B.革命活动受阶级立场制约
C.以教育救国作为毕生追求D.报国方式受国内时势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中国人去南洋区域(东南亚地区)活动(官事、经商、打工、迁徙),历史上称之为“下南洋”。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下南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以华人劳工为主体的海外移民潮。这一时期的“下南洋”(       
A.开启了中华文明对南洋的影响B.开始改变了东南亚的人口结构
C.根源于国内民不聊生的社会局面D.顺应了世界市场发展的历史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希罗多德在《历史》第一卷开头语中说:“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利卡尔那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所以要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司马迁在阐述《史记》撰写宗旨时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下列有关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司马迁有一定私心,想成一家言论,其叙述主观色彩过于浓厚
B.希罗多德更注重历史中因果关系的辨析,忽视了历史的真实性
C.两位历史学家追求客观真实,都以叙事为中心贯通撰写历史
D.两位历史学家都注重历史的真实性,都有宏大的历史使命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