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10087199

材料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1940年5月26日开始,在这几天,敦刻尔克地区大多是阴雨天,大雾、小雨以及弥漫的硝烟.使得德军只进行了两天半的大规模轰炸。而海面上,素以风大浪高著称的英吉利海峡在这几天出人意料的风平浪静。敦刻尔克松软的沙滩,是英法联军的救星。德军的炸弹大多陷入沙滩,弹片难以有效散飞,杀伤力大大降低。英法后卫部队英勇抗击着德军的进攻,掩护主力撤退。撤退的部队官兵,在等待上船和登船期间,保持了严格的组织纪律,秩序井然,没有发生争先恐后的混乱情况,这使整个撤退过程非常顺利。撒退的组织者,那些海军军官有着杰出的组织才能,他们利用一切方法和器材,统筹协调数以百计的各种船只:驾驶这些船只的有银行家、牙科医生、出租汽车司机、快艇驾驶员、码头工人、工程师、渔夫和文职官。这只奇怪的船队在炮火的轰击下,没有武装、没有护航。但是,勇敢的人们却迎着枪林弹雨和硝烟烈火,灵活地向前行驶着。6月4日,历时9天的大撤退宣告结束。英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

——摘编自孔辉.丁舞昌《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原因再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克尔退大撤退的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我们提出的问题是:西方各大国家是否本来应该做出更大的努力以避免这场战争的爆.对德国和日本采取的绥靖政策是不是犯了一个灾难性的错误?然而,事件发生的顺序是颠倒的,绥靖政策并没有导致战争,而恰恰是因为战争的爆发才有了后来的姑息。我们一般都认为到1939年战争在波兰还没有爆发。但事实上,这场战争始于1937年的亚洲,甚至始于1931年日本侵略满洲之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战争与西方的衰落》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主要表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不加以制载。
1935—1936年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菜菌区
1936—1939年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和“中立”政策
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
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
1938年9月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的苏台德割让给德国

(1)材料一对绥靖政策和二战的爆发有什么新认识?请举出两个“姑息”的例子。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绥靖政策”的影响。
2020-06-20更新 | 6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鼓舞中国抗战和促进中美合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建立战争信息署(简称“美新处”)。美新处相继在中国建立了多个地方办事处,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在国统区和沦陷区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和对日心理战。20世纪40年代,美新处制定了详细的对华宣传划,短期内旨在推动对日战争进程、促进中美合作,长期内向中国灌输美式理念与制度。美新处不光使用正面材料,偶尔也会将美国人批评时政的文章投给中文报社,展现美国的言论“自由”。为了避免中国人对美国产生负面看法,美新处对华宣传刻意掩盖了国内社会弊端,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贫富分化等,只将黑人、妇女、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光鲜亮丽的一面纳入镜头,制造了一个“完美社会”的假象。

——摘编自王睿恒《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塑造的美国形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进行简要评价。
2022-01-09更新 | 3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第二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一个结果是193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爆发,当时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上建立了殖民帝国。②20世纪30年代,纳粹政权执行领土扩张政策,冲突扩大到了欧洲。③到1941年,世界上所有的大国都卷入了这场吞噬了大部分欧洲国家,几乎所有的亚洲和太平洋国家和地区、非洲部分地区的暴力和痛苦的大漩涡之中。……④随着美国和苏联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盟国于1945年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仅保留其警察力量……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1919年3月)

(1)根据材料一,用四句话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并概括材料一关于二战的新观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2018-10-18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