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3 题号:101224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在齐郡临淄和陈留郡襄邑都设有“三服官”,负责制织朝廷所需“衮龙文绣”等高级织物,工场内有工匠各数千人,年费达数万万钱。御府内另设“尚方织室”,织造锦绣、冰纨、绮、毂等类丝织品。

——摘编自《汉代丝织业研究》

材料二   据《苏州府志》载:(明代)苏州东北半城都是机户,城东居民都从事丝织业;工匠各有专长,也有雇主按日支领工资,遇有事故,便请其他无主工匠代替。许多无主工匠清早就站在桥上待雇。

——摘编自祝慈寿《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所反映的手工业经营形态,并说明二者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手工业经营形态在手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变化,并说明材料二所述手工业经营形态出现的新变化。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明事类妙<木柿语>》中记载“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常于南,布则方舟而琳于北。“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琉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筑繁,家抒抽而户基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类’。
材料二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尾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枉视)孺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音之夫,抉一婚而起巨万,一要之,良贾何负于阂儒!”
材料三 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性也,··…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城也。
—黄宗羲《明夷待放录》
材料四 广州十三行外景

请回答:
(1)明清时期是中国农耕文明高度繁荣的时期。但透过上述材料,从中你可获得哪些有关明清时期工业文明萌发的历史信息?
(2)明清时期中国迈向工业文明的步伐显得迟缓而又艰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其原因。
2010-09-04更新 | 48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饿莩,饿死的人)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材料二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织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受值。”

材料三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清·雍正帝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统治阶级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分析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原因?
(2)材料二表明,苏州丝织业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其成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2018-04-21更新 | 8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图中ABCD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发展脉络。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现象?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B点、D点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民族企业与明朝“机房”相比,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4)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列举两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事件。
2011-07-01更新 | 5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