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133 题号:1017048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有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策做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对上述评语中的关键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不应消灭”批的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B.“经济的营运”指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
C.“改进和补充”指的是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D.“福利国家”指的是政治民主化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他在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的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A.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供需矛盾
C.市场与计划的矛盾D.劳资矛盾
2017-07-07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美国司法受到政府权力的影响
B.分权制衡原则削弱了新政的效果
C.最高法院反对罗斯福的干预政策
D.形势的发展影响了司法解释
2017-11-16更新 | 8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新政时期,罗斯福认为低工资“无法购买使我们工厂和农场保持完全运转所必要的衣、食和其他用品”。于是工人工资得到了增加,1933—1939年美国工人周工资从16.73美元增加为23.86美元。罗斯福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A.缓和劳资双方矛盾B.加快工业发展速度
C.提高社会福利水平D.保护资产阶级利益
2020-01-17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