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3 题号:1033716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承秦制,三公九卿多由功臣担任。他们位高权重,多骄纵专横。武帝时,这种情况仍很严重。 如其舅父田蚡大权独揽,任用私人。 以致于汉武帝不耐烦地说:”君除吏尽未? 吾亦欲除吏! “

——李建国《略论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材料二

历代专制君主虽殚精竭智企图集全部大权于一身,但要其真正做到一人“独治”全国是根本 不可能的......因此各个朝代的政治体制改革, 或是将中枢权力从一个机构转移到另一个机构曰 或是将其割裂分散,交由若干机构、若干人共同执掌曰最高明的”创制”如明清统治者,是在皇帝 和政府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权力中介机构,以确保皇权对中枢权力的控制。

——摘编自李渡《中国历代中枢权力机构沿革论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调整中枢权力机构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宋对中枢权力机构进行“割裂分散”的史实,并指出明清统治者“创制”的体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调整中枢权力机构的共同目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公开的先下达内阁,以次及于部院,层层下达,叫做“明发”;机密   的不经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由驿传递,直达督抚,叫做“廷寄”。地方督抚重要的奏折,也不经 内阁,径送军机处,直达皇帝。自雍正以后,“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从而使公文转运、 行文关系发生了变化。

——摘编自李晋《清朝中央高度集权制的形成与“廷寄”文书制度的建立》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摘编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

材料三::历时10天的盛会,完成了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历史使命。通过政治协商会议 制定社会各方面都能接受和遵守的共同纲领,是创建新中国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共同纲领》以根 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成果,确立了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 权形式,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我国法制建设开端的标志。

——摘编自李正华、张金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1949-201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廷寄”制度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体现的进步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同纲领》的地位及其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意义。
2023-01-08更新 | 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叉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 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己。
——《朱子语类》
材料四: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l《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反映的我国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二、三,回答秦朝和唐朝为建立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
(3) 依据材料四,回答清朝设置军机处产生的重要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2016-11-27更新 | 6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新唐书·百官志一》

材料二   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另外,无论是基层政区还是上层政区,其地理分布变化的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由秦代北方是南方的两倍余,到隋代南北大致相等,到清中叶,南方政区近于北方的两倍。

——摘编自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期该制度对中央权力运行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和总趋势。
(3)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020-10-09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