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 赫鲁晓夫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0 题号:10421731
斯大林时期,国家不仅规定了集体农庄农作物结构、播种面积、产量,而且对作业方式和农产品的分配等也作了规定。1955年,赫鲁晓夫开始实施“以商品产品的产量为出发点”的新计划体制,国家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这表明当时苏联
A.否定了斯大林模式B.注重调整工农业比例
C.谋求增强经济活力D.摆脱了农业生产困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58年,苏联向非共产党国家出口的石油占石油出口总量的74%,1963年上升到89%;1958年,苏联宣布,凡是向西欧国家出口的石油产品降价22.5%,向东欧国家出口的只降价6%;1962年,苏联再次调整出口价格,分别降价55.7%和8.3%。材料反映
A.社会主义阵营已名存实亡
B.经济政策摆脱意识形态束缚
C.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资金
2017-04-19更新 | 21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是1953至196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承认市场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
B.废弃部门管理体制,苏联经济快速发展
C.恢复部门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D.冲击斯大林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
2021-11-10更新 | 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3】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上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   )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   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16-12-12更新 | 10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