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1054360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平原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沙尘暴袭击,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如种植防护林、土地收购与人口再安置等。改革政府机构,成立了土地侵蚀局等从事自然资源保护工作。还采取了其他有利于沙尘暴治理的政策,如1933年出台《农业调整法》,给予休耕土地或屠宰肉猪的农民以补偿。1934年出台《泰勒放牧法》,代表了一种有效调节利用土地的思想,间接便利了沙尘暴的治理。

——摘编自高祥峪《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沙尘暴治理研究》

材料二   大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叠加黑风暴(沙尘暴)的自然灾害,给美国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灾难。罗斯福以其开拓的勇气和独特的眼光在短期内提出了对农业、金融、工业和社会领域的整顿、改革和复兴方案。罗斯福政府通过多个法案对自然灾害进行全面治理。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黑风暴区农场成为美国现代化最重要的农作物产区。此外,罗斯福还利用各种媒体直接或间接地宣传环保理念。

——摘编自刘辉萍《罗斯福新政对自然灾害的应对——以黑风暴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政府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发生危机期间,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采取了哪些福利政策?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2020-06-01更新 | 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是各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5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   罗斯福在推行其他措施的同时,把社会保障法作为达到总目标的重要步骤。工时工资法令、就业保险、老年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法在罗斯福的总设想中,须完成以下三个任务:一是缩短工时、增加工资,刺激总需求。二是增加就业,刺激总需求。三是调节总需求,保证总供应与总需求长期平衡。社会保障制度对美国社会遏制经济危机、形成社会经济生活的良性循环,使美国的经济政治协调地、稳定地发展,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编自田金星《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社会保障法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推行社会保障措施的目的,并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各有哪些?
2021-02-23更新 | 7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9年组的股票市场崩溃引发严重全融危机,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制度和货币政策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1933年3月6日,美国政府宣布整顿银行系统,3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实行货币扩张政策。1934年1月,在罗斯福要求下,美国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令》,法令规定:从1934年2月起,金币停止流通,由财政部掌握全国黄金,充当联邦储备银行和存款准备全。不久,美国取消金本位制,改用纸币。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1933年银行法》,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以保证银行存款安全,稳定了银行体系。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1935年银行法令》,扩大联邦政府管理货币与信贷的权力。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证券法》,要求证券商按照规则公开披露信息。1934年,又通过《证券交易所法》,明确了政府对交易所的管制,防止弄虚作假,有利于稳定全融秩序。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房主贷款法》,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房产法》,成立“联邦房产管理局”,为购房者提供低息借款保险,有利于解决因住房问题引起的金融混乱。美国金融改革使美国克服金融危机,战后美国金融业和世界金融秩序深深打上了罗斯福金融改革的烙印。

——摘编自《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影响》


(1)根据材料,指出罗斯福金融改革的内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金融改革的原因。
2019-07-14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