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10572227
张謇是近代中国著名实业家,他做了30年开路先锋,造福于一方,影响于全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年署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委托丁忧在乡的张謇以“总理通州一带商务事宜”名义,筹建大生纱厂。本着“设厂自救”的强烈信念,张謇突破重重困难,才使大生纱厂于1899年开工。……南通关庄土布因质地厚实作为衣料深受处于寒冷地区的东北人民的欢迎得以在东北畅销,而当时大生纱厂的棉纱产量仅为关庄土布的用纱量的一半,这就给大生纱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917年后,因为“欧战方酣,舶来货乏,营布销路大畅”。

——李宜群《从一份息折看大生纱厂1922年前经营状况》

材料二 1922年,中国经济形势突变。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卷土重来,水灾不断导致棉花连年欠收,东北市场出现严重萎缩,大生公司投资战线过长,管理落后……多种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大生资本集团陷入困境。

——张绪武《大生纱厂见证近代中国社会历程》

材料三 1903年,张謇在自己的家乡通州创办了师范学校,接着又兴办了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并相继兴办了一批中学和小学。1904年起,公共植物园、新育婴堂、南通博物苑、图书馆和公园相继落成。经过张謇的努力经营,南通逐渐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小城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近代新型城市,他本人也因此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朱英《“状元资本家”张謇的商海生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大生纱厂筹建和发展的有利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1922年后大生纱厂陷入困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
(3)据材料三,概括张謇在推动南通近代化方面的贡献。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张謇作为著名实业家所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工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1)材料一中民族工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域有何特点?
材料二:1892年,著名的爱国侨领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1912年孙中山参观张裕葡萄酒集团,为其题词“品重体泉”。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葡萄酒大会上4种葡萄酒获金奖。
(2)1912-1918年张裕葡萄酒集团迅速发展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一个缩影,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民国初期获得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3)民国初期和新中国初期我国工业化发展各侧重于什么领域?这两个时期工业化发展后来又遭遇挫折,主要原因各是什么?
2014-06-27更新 | 4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71936年中国工业、农业产值及比重统计表

年份188719201936
产值(亿元)比重产值(亿元)比重产值(亿元)比重
农业119.5290.9173.4676.2199.2265.1
工业11.949.154.2723.8106.934.9
总产值131.46100227.73100306.12100

——摘编自王玉茹《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经济的发展》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经济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原因。
2021-04-25更新 | 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各国除继续在中国遍设各种工厂外,还进一步夺取筑路和开矿的权利,用直接投资和高利贷两种方式把持中国铁路、矿山。1901年清廷宣布“新政”,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设立练兵处,开始改革军制。慈禧太后于19069月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1911年成立内阁。据不完全统计,1902-1911年,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在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领导的具有反帝爱国性质的拒俄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在全国蓬勃展开。据统计,革命党人先后在国内外创办了约一百二三十种报刊,用以“灌输最新学说”“传播革命思潮”“鼓舞国民精神”。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同时,进一步展开了建立革命组织的活动,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继成立,并多次组织武装起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呈现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原因。
2023-02-18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