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6 题号:10652025
康熙帝南巡时,江南士子进献《耕织图》。在此图基础上,康熙帝命人另绘耕图、织图各23幅,并亲自赋七言绝句并撰写序文。这表明清朝统治者
A.重视江南绘画艺术B.坚持以农为本理念
C.推行民族融合政策D.标榜自身诗词天赋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明中叶以后到清代中叶,一些无名僻陋的乡村逐渐地发展成繁荣市镇。原有的大中城市在规模上也不断扩大,城市的主要功能由政治、军事性转向了经济性为主。在此基础上,全国性的统一市场逐渐形成,流通量最大的前两种商品是棉布和粮食,故这个时期又被称为“棉粮时代”。这说明当时(       
A.商品交流以农业产品为主B.雇佣制生产关系促进城市化进程
C.封建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D.商品经济发展助推区域贸易流行
2023-12-15更新 | 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明初服饰朴素简洁:嘉靖年间,庶民服饰由简入奢,僭礼越制现象屡见不鲜;而崇祯时期,服饰重归平淡素净,冷色服饰成为主流。明代服饰的变化(     
A.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B.深受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C.体现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D.彰显大一统王朝文化自信
2024-03-14更新 | 2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宋代似前长距离贩运的商品中多以珍奇宝物、奢侈品与土特产为主,而明清时期则呈现出以民生用品为主的趋势。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     
A.商品经济的发展B.重农抑商的强化
C.自然经济的瓦解D.市民阶层的壮大
2024-03-28更新 | 2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