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郡县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10786732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 “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 等环节。下列情况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秦始皇修骊山墓、伐南越、戍边疆等,每年征发徭役200万人
B.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尚书省下设六部
D.康熙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并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春秋战国时期,产生郡县制;秦汉时期,郡县制广泛推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沿袭东汉末年以来形成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制度……元在全国设行省,行省之卜为路、府、州、县;明初沿袭元朝旧制,设立了十三个行省(布政使司),下辖府,府领州,州领县;清朝实行省、府(厅、州)县制度材料反映出
A.国家治理能力增强的趋势B.监察机构权力的逐渐加强
C.地方行政效率的不断提高D.地方权力逐渐增大的趋势
2020-10-27更新 | 28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自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其内部始终存在着中央和地方、皇权与相权的两大矛盾,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2.下列各项制度中,属于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沿用并发展的是
A.刺史制、封国制B.三省制、封国制
C.三公九卿制、郡县制D.一省制、刺史制
3.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5.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
A.秦始皇B.汉高祖C.宋太祖D.明太祖
6.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7.我国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
A.国家统一安定的需要B.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
C.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D.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8.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
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D.加强了专制皇权
9.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汉武帝时“中朝”的设置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10-11-18更新 | 8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先秦时期某一制度“不同于封建制度,一在政令出于中央,一在流官代替了世袭”。该制度是(     
A.内外服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22-10-12更新 | 2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