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108260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伍连德是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现代科学家中第一位为世界所推崇者。自1907年从南洋归国服务,30年间始终为中国现代医学的领军人物。他主导了中国近代第一次防疫战。在日俄势力下的东北,他带队克服千难万险成功阻止了疫情,挽救了无数生灵,被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授予“鼠疫斗士”的荣誉称号,为中国在世界赢得了尊敬。他在中国医学、中国防疫史上创下了多个世界第一:第一个担任国际医学会议主席的中国人,第一个在《柳叶刀》发表论文的中国人,第一位获诺贝尔奖提名的华人……虽然中国不是他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但他始终以“中国医生”自居,为中国的防疫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伍连德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伍连德体现的时代精神。
【知识点】 其他人物 防疫抗疫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汉武帝时,府库并虚,商大贾们“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甚至“因其富厚,交通王侯”。桑弘羊认为国家富强,必须“农商工师,各得所欲。”国家必须干预经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商业部门由国家掌握,他斥责豪商大贾“困挠公利,而欲擅山海”,对于阻挠国家干预经济的豪商大贾予以打击。桑弘羊主持全国财政经济二十余年,实行盐铁官营,食盐和铁器一律由官府统一销售,实行均输和平准,以免商人操控物价。招募各地流民、贫民迁往西北沼边各郡,并令戍边的兵士进行屯田。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采纳桑弘羊建议,由国家统一铸造三官钱(后世称为五铢钱),禁止私自铸钱,币制归于统一。《汉书·食货志》载:“汉连出兵三岁,诛羌、灭两粤,费皆仰给大农。大农以均输调盐铁助赋,故能赡之。”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的主要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桑弘羊的经济改革的影响。
2019-02-28更新 | 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张謇

江苏海门人。5岁入私塾读书,接受“读书—出仕—报效国家”思想。同治七年(1868年)进入科场考试,第二年中秀才,受开封知府孙云锦和淮军将领吴长庆赏识,先后被招致入幕。后又得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青睐,中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状元。早年的幕客生涯,使他目睹了官场的黑暗,1895年他毅然投身实业,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开始“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思想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材料二在张謇的思想体系中,将棉和铁并重,大力提倡发展民族棉铁业,称这种思想为“棉铁主义”。棉铁业,就概念而言,棉主要是指棉花、棉田、棉种,也指棉纺业;铁业主要是指轮轨机械枪炮之制造。他曾说过:“现时吾人所用之棉铁,皆来自外洋……棉铁为国家基本工商业,十年前,以国人留心者鲜,謇与前农商次长刘垣讨论有年,曾著《棉铁世界》一书,冀唤起国民之注意。”

——《广东社会科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张謇“实业救国”思想产生的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张謇“棉铁主义”思想的特点。

2018-04-01更新 | 6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经历了庚子事变的惨痛教训,朝廷上下意识到非改革难以自保,清廷决意行新政。而千头万绪,兴学堂、停科举、奖游学为茕大者。袁世凯上奏朝廷“改设学堂,酌拟教规,谨将试办章程,缮单呈览,恭折仰祈盛鉴事”。他认为“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外,应行切实整顿外,著名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2年春季清廷接受袁世凯的要求,现有官员必须接受新的学术机构的重新培养,而且必要的时候要到国外进行考察。此外,他还在直隶省城筹办学堂,“一切章程……至指授西学,需用洋员,查有美人丁家立……现已招致来保,仍派充西学总教习”。1905年,经历了一场日俄战争的危机,袁世凯及其他政府高级官员要求废除旧的科举制而代之以新的考试制度。袁世凯在直隶的教育改革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典范模式。

——摘编自牛秋实《袁世凯与近代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指出袁世凯教育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世凯教育改革的影响。

2018-05-10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