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9 题号:10900588
《起居注》是由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起初皇帝不能看自己的《起居注》,唐朝开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这种行为已成了惯例。康熙帝甚至以泄密为由,下令停止编撰《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皇帝的权力呈不断加强的趋势B.史官的地位日益降低
C.皇帝的隐私意识加强D.清朝皇帝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由此,嘉庆帝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军机处的权力B.剥夺所有大臣权利
C.强化中央集权制度D.强调皇权至高无上
2021-07-19更新 | 3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B.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
C.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D.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2021-07-25更新 | 80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下表为清代内阁的前身,文馆、内三院的建立发展轨迹,该表说明清代
皇帝及实际掌权者机构演变
皇太极将文馆改为内三院,对皇太极负责,以削弱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
多尔衮内三院的权力遭到削弱
顺治内三院对六部具有监督权,拥有票拟批红的权力。后改为内阁,大学士、学士“分班入直”,具有“掌议天下之政,宣布丝纶”的职能
康熙保留内阁,另设翰林院,此后成为定制
雍正设立军机处与内阁抗衡,内阁权力逐渐衰落
A.从权臣向谋臣再向私臣的蜕变B.满洲八旗国家政体逐步发展完善
C.皇权向更高层次递进受到阻碍D.皇权逐步向君主集权制发展演变
2021-04-16更新 | 5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