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 赫鲁晓夫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10932331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赫鲁晓夫、勃列日湦夫相继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改革的侧重点放在农业领域B.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C.力图解决计划经济所致弊端D.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是1953至196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承认市场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
B.废弃部门管理体制,苏联经济快速发展
C.恢复部门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D.冲击斯大林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
2021-11-10更新 | 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有人说:赫鲁晓夫的改革实际上是在传统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赫鲁晓夫把农业发展问题当成了政治问题,比如说利用“赶超美国”之类的政治口号鼓动群众,但却忽视了寻求、探索和总结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材料认为,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失败的原因是
A.经济理论缺乏创新B.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C.个人崇拜思想意识严重D.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020-02-16更新 | 1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如图为1950—1962年间苏联、美国主要要素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比较。从表可知
A.苏联的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于美国B.美苏争霸苏联已处于优势地位
C.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美国D.苏联的劳动力资源比美国丰富国内生产总值
2020-06-09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