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 戈尔巴乔夫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0941662
1985年,戈尔巴乔夫刚上任,就果敢地撤换众多加盟共和国领导干部,其意图是为了把那些“阻挠执行新任务的人调开”,以推动改革,但他这一做法是对民族因素考虑不周的体现。他的这一做法
A.为苏联解体埋下隐患B.片面发展军事工业
C.未敢突破斯大林模式D.偏离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二战后苏联实际上并没有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苏联经济主要还是在苏联和东欧那个小范围里循环,经济慢慢停滞下来。苏联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相反被边缘化了。苏联被边缘化
A.根源于两极对峙格局
B.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苏联改革的失误所导致
2017-11-05更新 | 1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2017-07-26更新 | 7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苏联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短暂的任期内也未能止住苏联的颓势。戈尔巴乔夫掌舵后先搞经济改革,受挫后转向政治改革,倡导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苏联这艘改革中的航船逐步陷入危险区并最终解体。苏联改革失败和解体留下的教训之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A.要搬用西方国家“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B.要仿效西方国家的多党竞选轮流执政制度
C.要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地位D.要打破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模式化体制
2022-07-23更新 | 3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