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道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2 题号:10982852
中国古代某一思想家认为:“天下多忌讳,则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他所属的学术流派是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知识点】 道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有学者认为,正是春秋战国时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们在社会中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另一些人则想在社会之外,找到属于个人的内心平衡。下列与“另一些人”心态相关的是
①崇尚自然②天道无为③讲求实利④追求自由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11-12更新 | 1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今本《道德经》有言:“夫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由此可以看出,道家认为
A.礼乐必须以“仁义”为其精神内核
B.礼乐的兴起是对原初“道”的偏离
C.没有仁作为基础,礼乐就是空虚的
D.仁义礼乐是道德堕落后的最好选择
2017-12-08更新 | 1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老子痛恶小聪明、小知识、小利益、伪道德,认为这些伤害了人之本性的善;他还提倡"柔退。不挣,谦下让人"“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的这些思想
A.表明其主张人性与治国并重
B.体现道家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有利于和谐社会秩序的建立
D.旨在强调复归人性本初的愿望
2021-05-26更新 | 4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