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11077177
(根据全国2015年课标‖卷第40题改编)《孟子》记载,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舜的父亲)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乐而忘天下。”孟子意在强调:
A.治国需要法治B.权力不能干预执法C.实施“仁政”D.维护人伦
【知识点】 儒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民生在勤,勤而不溃”;《尚书》中记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管子》“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更有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材料中所说的“民生”已应用于政治经济生活
B.这里统治阶级眼中的“民生”只能是以民众勤劳营生为基本要求
C.材料中“民生”与后来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本质相同
D.孙中山的“民生”上升到政治革命的范畴,与材料中民生本质不同
2017-11-20更新 | 1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滕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但滕侯死亡时,《春秋》却使用了卿大夫的“卒”。对此,《教梁传》记载为"滕侯无名,狄道也”。由此可知,《春秋》中贬低滕侯
A.体现了儒家“大一统”观念B.反映了诸子百家的共同追求
C.凸显了“家国一体”的特色D.激化了儒法道三大家的矛盾
2021-01-02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大决赛的主题是《人性本善》。正方:台湾大学队。反方:复旦大学队。复旦大学队所持观点来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子
2019-03-14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